在网络世界里,戴向阳把自已与家乡展示得淋漓尽致。他用一颗炽热的诚心,不仅为长溪村民在无限空间里种下了财富的种子,也为自己赢得了一片天空。
扎根网络
记者采访戴向阳时,他第一句话就提到了网络。他说,广丰县经营茶叶店的吕女士通过网络定购了50斤特供茶,刚从县邮政托运中心寄走。赋春镇长溪村每年有3000多斤名优茶,都是他通过这样的方式销往全国各地的……
长溪村,毗邻景德镇,以小溪源远流长而得名。由于地处僻远,交通不便,长溪600多农户依然守着传统的耕作过日子。
2000年,即将迈入“而立”门槛的戴向阳,怀着求知与发展的理想,毅然走出了大山,孑身背起行囊南下广东,边打工边学习电脑技术。从“南漂”到“北漂”,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2004年在北京打工的戴向阳终于迎来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独在异乡为异客”。繁忙的工作中,同事对婺源风光、物产的一句好评,在网上的一次购物,都让戴向阳一颗“流浪的心”,感到了家乡的无形召唤。2005年,戴向阳毅然回到长溪,买来了全村的第一台电脑。当时,长溪村还没有安装宽带,戴向阳就用电话拨号上网,每小时费用高达4.5元,一个月仅上网费用就要开支200元。戴向阳不顾妻子的埋怨,一门心思扑在网络上,建起了长溪村网站,每天坚持上网边学习边用图片、文字推介长溪的特产与风光。
长溪村山峦起伏,古木遮蔽,海拔八百米以上盛产着优质的高山有机茶。2005年底,返乡不到一年的戴向阳开始萌生了网上卖茶的念头。
“诚信经营,品质说话”“不满意,就退货”。这是戴向阳在网上宣传推销家乡高山茶对客户的承诺。2006年4月5日,苏州的周先生在网上看到戴向阳发布的茶叶推介信息,并按上年“婺源仙枝”标价,把3斤茶叶款打入了戴向阳的账户。不料当年茶叶行情看好,茶价每斤相隔40元左右。
“宁可自已吃亏,也不能失信于人”。第二天,戴向阳便赶到县城,用特快给周先生寄出了3斤“婺源仙枝”。戴向阳第一次在网上卖茶亏损140元,但却赢得了好名声。苏州的周先生随后到长溪旅游,问到茶叶行情后,深为感动,他的亲朋好友都汇钱找戴向阳买茶叶,成了他固定的客户。
一传十,十传百。如今的戴向阳,不仅在苏州,而且在南昌、上海、深圳、北京等地都建立了稳定客户群。
共同富裕
虽然身处深山长溪,戴向阳在网络推介上看到了曙光,村民也跟着戴向阳尝到了甜头。
南昌铁路局的胡先生2006年开始与戴向阳在网上建立业务联系,一次急需50斤“婺源仙枝”,而戴向阳手中长溪产的仙枝只有20多斤。戴向阳赶到县茶叶市场想收购一些,虽然外形相差无异,价格也要便宜100多元,但汤色、香味差距很大。戴向阳没有买假充好去给客户,而是如实告知了对方,胡先生非常感动,不仅每年先预付款订购数十斤、甚至一百多斤不等的名优茶,还到长溪旅游,看茶农采茶、制茶。
今年春节期间,尽管新茶还没有上市,然而已经有许多客户打电话咨询,早早汇入定金,在网上向戴向阳订购。他们都说,戴向阳的茶叶喝得开心,买得放心。随着网络需求量的增大,戴向阳把村民的茶叶收购起来,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把茶叶卖出大山,就有不错的收入。
2008年11月,长溪村委会换届,戴向阳以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从“网虫”到村委会主任,戴向阳唱响了“变奏曲”。
“我不敢忘记自己作为一名党员所肩负的责任,我要用网络信息给村民带来希望,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在就职演说中,他还明确表示,将自己的工资设独立账号存放,根据需要,把所有工资捐给村里的公益事业。
戴向阳把自己的诺言付诸行动中,他团结村委会一班人,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彻底改造长溪村的面貌,先后在村里修建了13个垃圾池,配备了15个垃圾桶,聘请了2名卫生保洁员,建立起长溪村卫生长效保洁机制,确保了村庄洁净卫生。同时,拆除了沿溪乱搭乱建的房子,严禁在溪中毒鱼、电鱼,使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6-04-19/23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