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铁肩挑起“小家”增收带动“大家”


 

铁肩挑起“小家”增收带动“大家”

姜贤青在地里劳作。

照料弟弟。

照料弟弟。

放牧黄羊。

放牧黄羊。

  他被群众誉为“压不垮的人”

  他70岁的老母亲常年患有严重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等疾病;74岁的父亲左腿四级残疾;40岁的弟弟双腿残疾,常年卧病在床已有13年;妻子左腿一直瘫痪萎缩;自己不仅要照顾一家4个重度病残亲人、发展家庭增收项目,还肩负着本组18户村民的脱贫致富责任……而这一切,都没有压垮这位川北大山深处的农民汉子!

  节前,笔者采访了这位被当地群众誉为“压不垮的人”——旺苍县万山乡云雾村三组组长、共产党员姜贤青。

  无怨无悔独自护理病残亲人

  在姜贤青的家里,笔者看到,各样家具收拾得干干净净。姜贤青刚给70岁的母亲何清香煎好药,又忙着照料双腿残疾、卧病在床的弟弟何登军(随母姓)吃早饭。

  据介绍,今年40岁的弟弟何登军十多年前在该县一企业打工时,因一场安全事故导致双腿2级残疾,弟媳后来带着未满周岁的儿子改嫁他人!“虽然父亲、母亲、妻子都重病(残疾)缠身,一双儿女还在读书,但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弟弟倒下去!”姜贤青说,为了照顾方便,“我一咬牙就将弟弟背回了家,我来照顾他!”

  妻子在县城一边照顾两个孩子读书,一边还要打零工挣钱贴补家用,一年四季几乎很少回家,家里的大事小事全都落到了姜贤青的身上。他不仅要操持家务,还得下地干农活,照顾父母、弟弟。一天早晚“连轴转”成了姜贤青的生活常态。

  不等不靠创业致富改变困境

  姜贤青说,因为弟弟和父母常年需要吃药,两个孩子读书需要花费,家里的日常开销也不少,他只能一边照顾家人,一边谋划着发展以改变困境。

  2007年,姜贤青和妻子决定在家发展家庭养殖产业。“自己当时没经验,就边养边学!”姜贤青说,当年就花了3000多元买了10只南江黄羊来养!“经过细心的饲养照料,当年就收入了1万多元。”

  姜贤青说,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他也积累了不少黄羊养殖经验。去年,他在县畜牧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修建了80平方米的标准化羊舍,养殖黄羊80只,加上已经种植的核桃15亩、大黄药材3亩,收入达到4万元左右。

  “今年我还准备再扩大规模,计划出栏黄羊30只、新种植猪苓780棒、新发展大黄3亩、新发展核桃5亩、种植魔芋2亩,预计年收入将有6万元左右。”说起今后的打算,姜贤青信心十足。

  勇当先锋带领村民奔富路

  云雾村三组现有18户100名群众,主要靠种植玉米、土豆、小麦等传统粮食作物为生,外出打工的人多。

  “我从2003年开始担任组长,又是共产党员,如果群众一直过不上富裕生活,心里就亏欠得慌!”姜贤青说,10多年来,他和村民代表们几乎想尽了办法,不断探索脱贫致富之路。

  为了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姜贤青多次找到县里的专家探讨论证,还组织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学习取经。从2011年开始,姜贤青和村民们决定大面积发展优质核桃、大黄药材,养殖生猪和山羊,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今年42岁的三组村民何登强说,他现在已发展了核桃15亩,其中已投产2亩,单项收入今年预计有2000多元。“三组村民文祥忠现在靠养羊一年也能收入1万元左右。”他说,“为了帮助村民顺利发展养殖业,姜贤青还经常主动给养殖户讲解饲养、防疫技术。”

  何登强说,到去年,姜贤青带领三组村民已新发展优质核桃300亩,种植大黄15亩,发展魔芋25亩,新发展黄羊养殖大户9户,生猪养殖大户8户。去年该组村民人均纯收入实现7600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核桃 大黄 养殖大户 猪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