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南美白对虾养殖达人林学明:历尽艰辛终获丰收


 

  据中国乡村之声《致富帮》报道,眼下国家政策好,投资农业成了大热门,很多人都看好农业的发展,觉得干这个能挣钱。

  老话说,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话一点也没错。就说涉农的致富项目,种植的、养殖的、农家乐观光旅游的、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的等。

  现如今还多了很多时髦的项目,比如说电子商务和农业的关联,还有相关的农技、农资的服务项目,这些都可以成为投资致富的好项目。

  但是,涉农项目也存在着风险高、技术门槛高的现实问题。比如养殖。动物的生活习性、疫病防治都是难题。好不容易这些问题都克服了,怎么保证产品都鲜活的走向市场,又是难关。

  正因为这样,从别的行业转行做农业才格外艰难,但是也不乏成功的例子,今天《致富帮》向您介绍一位牛人,他原来是做建筑的,后来却转行养起来虾!

  林学明:我来到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黄茅山水库,从事养殖南美白对虾已经十年了,现在面积已经达到132亩,温控大棚是12000平方米。

  说话的这位就是湖北襄阳的林学明。他历经十余年的艰辛打拼,将原来生长在我国南部海水里的南美白对虾,迁移到襄阳这个淡水地区进行养殖,并获得成功。从而,填补了湖北省南美白对虾养殖空白,也打破了襄阳地区长期依靠沿海补给的历史。

  今天的成功来自不易,今年55岁的林学明出生在福建省福清市一个偏远的乡村,从小家庭贫困,衣不裹腹。二十几岁就跟着同乡一起来到襄阳工地做工,扛水泥、挑砖头,每天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以至肩膀红肿、脚趾开裂。福建人坚毅的性格没有把他打倒,在建筑工地上工作的经历让他慢慢成长起来,凭借自己的聪明头脑、一股子韧劲,他开始从事建筑生意,并捞到了第一桶金。

  在一次回乡探亲与表姐的谈话中,让林学明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表姐告诉他,在老家养殖南美白对虾,送到水产品市场上去卖,一斤7元、9元不等,一年下来也可以赚个10、20万元。这一席话让林学明想到在襄阳饭店点一盘虾要好几十元,利润空间很大,如果能在襄阳养虾,可以减少很多运输成本,这是个很好的市场商机。

  林学明:原来我是做农业的。我20岁开始做农作园艺,我对农业方面是爱好,我做建筑是外行。

  2005年,林学明在亲人和朋友的帮助下,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在湖北省襄阳市呢咀镇投入16万元承包了5口堰塘,试着养殖南美白对虾。由于技术上的欠缺,以及气候和水质的差异,经过几个月的忙碌,林学明承包的五口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堰塘,有四口堰塘失败了,只有一口堰塘获得成功。

  过去做建筑工的林学明,听了表姐的一句话后,信心满满,雄心壮志,带着钱就奔了养殖白对虾的项目。按说,在外闯荡多年的林学明应该说也是久经沙场了,按他自己的话说,做了20多年园艺,对于农业的风险多少也算是了解一些。即便是这样,他第一次的创业还是以失败告终,足见搞农业养殖还是有很大风险的。

  林学明眼看着五口池塘的白对虾死了四口,心里那叫一个痛。可是他转念一想,至少还有一口是成功的啊!也正是这仅存的一口池塘,让林学明保住了本钱,这更坚定了他养殖的信心。

  林学明:这就说襄樊可以养虾,四口失败,一口成功,可能这里面有什么不同的原因,我慢慢的去找。

  2007年,林学明看到了人杰地灵、水资源丰富的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黄茅山水库,很适应发展养殖南美白对虾,在这里,他正式开启了他的“南美白对虾”之旅。

  但是好景不长,天有不测风云。2007年7月,正当林学明沉浸在即将丰收的喜悦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季节性大雨,席卷了全国大部分地区,襄阳也不例外。这场特大洪涝灾害给林学明当头浇了一盆冷水。投入的1600万尾南美白对虾眼看就要收获,一夜间“化为乌有”。

  林学明:都死了,有的也冲走了,水淹进来了。我的家中,我的侄儿,我的家中的很多人来到这里,都在这里流眼泪,一下受了这么多损失。我就鼓励他们说,不要灰心,这是自然灾害,没有办法,我们要注意怎么防洪,防洪措施啊,鱼塘改造呀。

  有人说,面对创业,林学明就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此次遭受的巨大损失,让他一夜间白了头发,但是经过认真的反思之后,他毅然重新整理心情,又向亲戚朋友求援,从零开始做起。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棚 园艺 数据 疫病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