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西峡李华玲:十万果农的贴心人


 

  从野生采摘到人工种植,从零星栽培到基地发展,从乡土品种到国际品牌,由原果销售到深度加工,在李华玲负责西峡县猕猴桃生产、管理的20年间,全县猕猴桃产业历经了凤凰涅盘的巨变。如今,西峡10万农民依靠种植猕猴桃致富,猕猴桃已经成为西峡富县富民的支柱产业。

  贷款建起示范园

  “我就是不栽猕猴桃,谁敢动我的地,我就打断他的腿。”回忆起20年前的那个春天的一幕,李华玲仍然百感交集。

  1995年,为响应县委县政府沿312国道打造猕猴桃长廊的号召,时任丹水镇纪检书记的李华玲看准了本镇发展猕猴桃的优势,决心引导群众连片种植。然而,祖祖辈辈以种粮为生的乡亲们抵触情绪很大,在村里插标定界确定地块时,个别群众手持钢筋铁条,怒不可遏地把乡村干部拦在地头。

  面对巨大的困难和阻力,李华玲毅然做出一个决定:个人贷款建园,带头试种。她先期投资1万多元在西湾村租地建起了全县第一个猕猴桃干部示范园,又说服亲戚朋友和林果办的同志带头栽种。同时,她逐家逐户登门做动员,苦口婆心劝说引导,并组织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分期分批赴陕西周至等地参观。乡亲们被深深打动了,终于打消了顾虑,达成了共识。李华玲趁热打铁,建议镇政府与群众签订司法公证合同、苗木纯度和技术服务合同,群众吃下“定心丸”,激发了种植热情,全镇猕猴桃迅速发展到7000多亩。

  “门外汉”变“土专家”

  没有专业学历,没有专业职称,甚至不是专业技术员,凭着对猕猴桃种植的浓厚兴趣,更凭着对家乡父老的挚爱和让乡亲们早日致富的“梦想”,李华玲豁出去了。

  为练就一身“真功夫”,凭借一股刻苦钻研的狠劲和闯劲,她一边远道“取经”,数十次赴陕西、四川等地考察学习;一边拜师“求经”,不断登门拜访求教专家前辈;还坚持下乡“练功”,一有空就泡在猕猴桃园里,与种植大户交流猕猴桃栽培管理精细技术。她先后自学了《土壤肥料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和数种版本的《猕猴桃栽培》。十几年下来,仅她详细记录管理、技术流程与实践的“工作笔记”就达70多本。

  为让更多的果农掌握猕猴桃栽种关键技术,李华玲几乎走遍全县的每一个角落,举行猕猴桃专业技术讲座上千场次,直接培训果农6万余人次。她不仅成为猕猴桃产业的领路人,而且成了全县公认的猕猴桃专家。

  贴心服务赢赞誉

  家务顾不上,就挤晚上时间做;孩子顾不上,就送到寄宿学校;家里老人生病住院,就请亲戚朋友帮忙。长年累月的劳累,让李华玲落下一身疾病,高血压、头痛、头晕、失眠常常折磨得她难以入眠。她随身携带的小包里时刻装着降压药、镇痛剂等十几种药片胶囊,但她从没有因为病痛耽误过一天工作。

  在同事眼里,李华玲是出了名的“老抠”。陪同李华玲到北京、西峡等地出差的同志,都清楚她有两个习惯:一是出行不打的,一律坐公交;二是很少进饭馆,将就吃泡面。前年到四川考察一周,三个人整整吃光了一箱方便面。而李华玲为了猕猴桃却总是“一掷千金”。2010年“7·24”洪灾后,为方便救灾和技术辅导,县财政拨专款20万元,用于添置办公用品和更新车辆,然而专款一到账,李华玲就立即购买了紧急救灾药物,火速运往受灾猕猴桃基地。

  如今,李华玲仍然奔波于西峡山乡的村村寨寨。她也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科技下乡先进个人”,南阳市“优秀共产党员”、“感动南阳十大人物”、“道德模范”、“十大女杰”、“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十佳干部”等荣誉称号。面对荣誉,李华玲心如止水:“让更多的乡亲们富起来,才是我的最大心愿。”

  “对得起组织,不辜负百姓,无愧于良心。”这就是李华玲的人生箴言。朴实的追求折射出一位基层共产党员的操守和可贵品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猕猴桃 品种 胶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