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和顺县委、县政府立足农业发展实际,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开拓新型产业,把种植食用菌、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中之重来抓,极大地带动了全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县双孢菇菇床种植面积已达70.5万平方米,年产量7826吨,产值7043.4万元,成为和顺县设施蔬菜发展的主导产业。种植模式也逐渐多样化,由标准化菇棚生产带动半工厂化生产发展,同时不少农户和企业还积极改造和利用废弃温室、大棚,实现了双孢菇的规模种植经营。晋中碧海星源双孢菇种植基地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近年来,该基地建起了地窖式温室改造双孢菇棚,不仅自身实现了投资小、效益高的周年生产供应,同时也极大地带动了周边农民增收致富。
循环生态链开辟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成立于2011年的晋中碧海星源农业有限公司,位于和顺县横岭镇横岭村。该公司占地面积60亩,有16座半地下的标准温室大棚,2000亩蔬菜种植基地,以设施蔬菜和食用菌栽培为主,是一个以科技为先导的资源循环再利用经济示范园区。近年来,该公司本着“以科技带动农业、靠创新赢得市场”的宗旨,致力于农业产业科技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工作,充分利用当地的秸秆、牛粪等资源,发展出一条多途径的循环生态链,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畜牧、养殖、种植业向科学现代化方向发展,为和顺县开辟了一条新的低碳经济发展路线。
2012年,晋中碧海星源农业有限公司与山西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发节能型控温、调湿温室双孢菇棚,通过多方尝试、多方创新,对日光温室大棚进行了综合的改造利用,通过冬季利用太阳能增温、夏季隔热降温、保温被改造、地面硬化、错位搭架、加防虫网、自动温湿度控制等有效措施,大大提升了温室大棚的经济价值,为当地闲置大棚找到新的出路。据了解,这些大棚利用控温、调湿功能,变一年生产一季为四季生产,不再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利于平稳供货,销售收入翻了两番。
同时,该公司还把普通的温室改造成节能型双孢菇棚,大大提高了大棚的利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双孢菇种植过程中,利用当地废弃的玉米秸秆、玉米芯和牛粪资源作为肥料,变废为宝,节约成本。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双孢菇其营养价值和市场前景非常看好,更适合深加工外销,一旦规模化生产形成,必将带动生产、加工、销售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目前,经过改造的闲置温室大棚,大面积种植了双孢菇,对增加农民和下岗工人的就业机会和地方财政收入,促进该县西部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发展地方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广搭平台带动农民稳步增收致富
目前和顺县双孢菇菇床种植面积已达70.5万平方米,年产量7826吨,并且规模在不断扩大,以前依靠的是食用菌采购商挨门挨户收购,由于产菇时间的不同步,造成部分时间菇农卖菇难的局势,限制了食用菌生产规模的扩大。本着打破这一难题的思路,该公司牵头成立了晋中市食用菌协会,成员由科研院所、供应商、菇农进行审批后志愿加入,并根据当地气候建成了600立方米的保鲜库、500平方米的交易大厅、2000平方米的交易停车场地,极大地方便了和顺县的广大菇农和远道而来的食用菌采购商,得到菇农和采购商的一致赞许。在交易的闲暇时间里协会还免费为菇农传授食用菌栽培技术,解决品质提升中遇到的难题。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大众,该公司依靠互联网的优势,建成了晋中市第一家食用菌交易网,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及食用菌交易网的即时交流平台,与协会会员、天南海北的采购商、菇农形成了良好的互动,第一时间公布全国各大蔬菜交易市场的价格,让菇农享受透明的采购价,保障了菇农的切身利益,也大大方便了菇商的集中采购。
随着进一步的发展,碧海公司计划全力打造一个集食用菌栽培基质供应、食用菌栽培、菌种供应、技术指导、食用菌销售、冷链配送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搭建方便快捷的交易平台,为全县乃至全市的食用菌发展提供便利。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5-07-20/2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