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内蒙古磴口县:大漠中寄生的财富——肉苁蓉


  这是当地电视台在2005年拍摄的一段沙尘暴资料,魏均说他小时候的沙尘暴要比这严重得多。铺天盖地的沙尘,卷来满嘴的土腥味,就是他童年的味道。就连现在,家里废弃多年的老房子,仍然遭遇着沙尘的侵袭。

  记者:这窗户框上还是有好多沙子啊。

  敖云峰:家里面基本上家具和地面一刮完风就是一层,还有窗台上。

  高军:这个沙尘暴经常黄沙满天,我们这里有个三天不刮风,就不叫三盛宫。

  “三天不刮风,不叫三盛公”里的三盛公,是磴口县的一个老地名。磴口县位于黄河“几”字形的第一个拐弯处,而这一段黄河,恰好流经乌兰布和沙漠。据2010年的数据统计,乌兰布和沙漠每年向黄河输沙7700多万吨,这些沙子,需要将近一千辆重型卡车才能全部拉光。

  魏均上高中的时候,每天上学都喜欢从黄河里游过去,可是小伙伴一看到从水里钻出来的魏均,都要笑上好一阵子。

  魏均:以前我们是上高中,直接从黄河里面横渡过去了。一搓能有沙子,沙子很厉害。

内蒙古磴口县:大漠中寄生的财富——肉苁蓉3

  魏均家里的几代人,都有治沙的传统。这里就是魏均家的老房子,爷爷奶奶来定居之前,这儿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漠。那几年,风沙侵蚀着村庄,沙进人退,魏均的爷爷奶奶却下定决心,把这片沙漠还原成耕地。

  母亲:那个时候愚公是移山,我们是移沙。

  十年过去了,一棵棵小树苗已经长成了碗口粗;荒无人烟的沙漠,也变得绿树成荫,可魏均的爷爷奶奶却永远离开了他。魏均按照他们临走前的遗愿,把爷爷奶奶安葬在了这片他们亲手种起来的树林里,改造沙漠的梦想也深深扎在了魏均的心上。不仅如此,他还在改造沙漠的同时,发现了一个更大的商机。

  2003年的一天,参加农业展销会的魏均,竟然发现了一件他在沙漠这么多年,都没留意的事。

  它叫梭梭树,是沙漠里专门用来防风固沙的树。梭梭树的种子,是世界上生命力最顽强的种子之一,只需要一点点水,就能生根发芽。而在那次的展销会上,魏均发现,梭梭树的根部,竟然可以接种另一个经济价值很高的品种:肉苁蓉。

  魏均:你看,肉苁蓉吸引梭梭的根过来,根穿过肉苁蓉种子,输送养分。

  魏均想起来,在他小时候,当地的牧民们常常把野生的肉苁蓉切块,和羊肉一起来炖。不仅如此它还有许多别的用途。

  魏召宏:泡酒,泡茶。

  屠鹏飞:不是壮阳药,是全面的补肾。

内蒙古磴口县:大漠中寄生的财富——肉苁蓉4

  2003年的时候,磴口县几乎还没有人大规模种植肉苁蓉,这让魏均很兴奋,觉得终于找到了既能治沙,又能赚钱的方法。他立刻找专家,做实验,并把自己多年的积蓄,加上东拼西凑的两百万元拿出来,承包了500多亩的沙漠,打算先种梭梭树,再种肉苁蓉。

  可一开始,魏均就被这片望不到边的沙丘给难住了。

  魏均:来之前,这里面和那边的沙丘差不多,都是沙丘,没有路,没有水也没有电,刚进来的时候,像我们这个砖都是拿履带车带进来的,大拖拉机。

  为了把沙丘变成平地,魏均租了八台推土机,同时开动,平整沙地。可往往刚刚推平了的沙地,一场风过后,又恢复了原貌,有时候甚至连推土机走的路都刮没了。

  高军:当时有推土机进去开发的时候,可以说推土机司机找不到回家的路,没有路。

  在魏均眼里,这是一场人与沙漠的拉锯战,拼的就是谁能坚持到最后。靠着西北汉子不服输的劲儿,刮一场风,魏均就重新平整一遍,再刮,再平整。一年之后,魏均竟然平整了500多亩的沙地。他迅速在上面种上了梭梭树,一年之后的2005年,魏均在梭梭树的根部,小范围接种上了第一批肉苁蓉的种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肉苁蓉 种子 梭梭 人参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