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利开着三轮车在田间收瓜
今年50岁的朱友化,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西瓜种植大户。然而有一天,手下的一名“工人”突然邀请他到自己的村里种西瓜。朱友化方才察觉,原来一直“潜伏”在自己身边、不计薪酬在瓜地里埋头干活的年轻小伙,竟是另一个村的“第一书记”。
“好,我跟你去,不为别的,就凭你这精神,我就得去。”感动之余,朱友化很快便将自己的西瓜大棚搬进了宿城区王官集镇程庄村。6月3日,记者了解到,当初说服朱友化的年轻小伙,便是程庄村“第一书记”、村民口中的“西瓜书记”———李顺利。
骑着自行车 寻找致富路
2013年8月,31岁的李顺利响应市委组织部号召,被选派到宿城区王官集镇程庄村担任“第一书记”。然而,这对于在市区某单位一直从事戏剧创作的他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此前,我从事的是艺术创作,相信自己到农村以后,会积累更多的素材。”在到村之前,李顺利曾幻想过无数种画面,就像编剧本一样。然而,当真正进村的那一刻,李顺利却变得茫然不知所措。
“程庄村是省级贫困村,破旧的村部每逢下雨就要卷着裤子进出,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村办公经费和电费都要由村干部集体轮流出资。那一刻,我彻底感受到了一穷二白的涵义。”李顺利感慨地说。
到村之初,李顺利天天骑车走访民情,帮村里的困难群体做好事,解决一些基本的生活问题。“记得有一次,我为村里一位90多岁的老大爷买了一根拐杖,结果第二天一早,村部就来了五六位老太太,都说自己没有拐杖。”李顺利说,还有一位村民家中3年没通电,“夏天热得厉害,他就在村头的小路上来回走一夜。”得知这个情况后,李顺利自掏腰包,拿出400元钱买来电线、灯具,联系镇上的供电所为这户村民家送上了电。“通电那天晚上,他刚拉亮屋里的灯,眼泪就唰唰流了下来。”这一切,李顺利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在心中默念,一定要帮村民找到一条致富的路。对于这一点,李顺利充满信心。
“每天晚上,我都会骑着自行车穿行在村里的小路上,唱着零点乐队的《相信自己》,为自己打气。”李顺利在掌握村里的基本信息后,便开始寻找致富出路。
“潜伏”西瓜地 招来种植户
“宿豫区的宏达制衣厂曾愿意提供100台机器和布料给我们,遗憾的是村里没钱盖厂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李顺利甚至想到报名参加“中国梦想秀”节目,通过参加演出为村里争取资金来建厂房。“那时,每天晚上都会练歌,想上节目,实现自己的梦想。”李顺利说,接下来,他还曾到山东等地了解反季节蔬菜的种植销售模式。“毕竟我们村一直以来都以传统农业为主,如果立足农业寻求突破口,我相信会有成效。”记者了解到,在一次考察途中,只身一人的李顺利还险些出车祸。
一个人,一辆自行车,每天骑行百余里,但凡见到路边有好的企业项目,李顺利都会前去探访。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种植西瓜是一项不错的致富途径。“西瓜刚上市那会,我每天都去买一个,一连买了20多天,花了500多元。后来跟卖西瓜的摊主熟络起来,我就问他的瓜是从哪儿批发来的,他疑心我也想搞批发,一开始还不愿说,后来经不住我软磨硬泡,这才带我去瓜地。而这个种瓜大户,就是朱友化。”
据李顺利介绍,朱友化当时在王官集镇万林村包地种瓜,西瓜非常畅销。为了想方设法把朱友化吸引到自己的村里,李顺利索性给他当起了小工。“我到他瓜棚里干活,给他搬西瓜。他以为我是附近村民来找工作的,便开我一天50块的工钱,当然我没要。”李顺利说,由于自己比较胖,干活久了自然吃力。“去年夏天,天特别热,一进瓜棚,眼睛就像上雾一样,蒸得难受。我脖子上都是汗,后来还得了皮肤炎症。”就是这样,李顺利没有说出自己的身份,一直帮朱友化忙活着大棚里的西瓜。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5-06-04/16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