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赞皇的万亩樱桃迎来了采摘的最好时节。在鲍家滩村,随处可见让人垂涎欲滴的樱桃:红的、黄的,一簇一簇地挂满枝头,引来了络绎不绝的采摘人。特殊的山前小气候和专家指导让那里的樱桃特别甜,小小樱桃不仅富了当地村民,还带动了周边村庄和乡镇樱桃产业的发展。
目前,赞皇县7个乡、30多个村种植樱桃面积达到3万亩,有4000余亩进入盛果期,全县樱桃年产量达到了8000吨,年产值达到1.5亿元,樱桃种植也从原来的零散化,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周末樱桃采摘最红火
村民杨国亮家的樱桃已经基本熟透,有的隐藏在浓密的枝叶下,有的暴露在人们的视野中,充分发挥着自己的魅力;有的“樱桃红颗压枝低”,有的“樱桃半点红”;大红樱桃好似珍珠玛瑙般晶莹剔透,黄中带红的樱桃在阳光照耀下像颗颗金色珍珠,让人情不自禁吞咽着口水。
“这是我今年第三次来摘樱桃。”家住赞皇县县城的张玲敏说,鲍家滩村的樱桃在全县特别有名。“特别甜,家里人都喜欢吃,有时候也送朋友。”张玲敏说,自己在微信朋友圈发了樱桃的照片后,许多石家庄市区甚至外地的朋友纷纷询问,想去采摘。
与张玲敏不同,李默涵一家三口是第一次来到鲍家滩村。见到他们时,李默涵正抱着儿子摘樱桃。只见两岁的小悠悠边摘边吃,“甜吗?”听到记者的问话,悠悠忙不迭地点头。“听朋友说这里的樱桃不错,就过来看看。”李默涵说,自己从市区买过樱桃,但总感觉不如现摘的新鲜。“现在一尝,这里的樱桃比市里的甜多了。”李默涵说,除了樱桃新鲜外,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放松一下心情,可谓一举多得。
望着穿梭于樱桃树之间的游客,杨国亮笑了。“从5月16日到现在,每天都有采摘的,不过周末人最多。”杨国亮说,仅5月23日一天,他就卖出了60箱,收入近万元,“今天也应该差不多。”
土门乡乡长殷占锁介绍,为了更好地发展樱桃项目,该乡争取资金160万元,修建了鲍家滩樱桃园循环道路,使进园采摘的车辆能够循环行驶。
独特小气候让樱桃更好吃
提起樱桃,人们现在已经非常熟悉,市区很多地方都有出售。然而,鲍家滩村党支部书记杨建芳告诉记者,目前上市的樱桃基本都来自山东,“跟俺们村的樱桃比起来,质量还是有差距的。”
杨建芳介绍说,为了改变鲍家滩村经济落后的局面,让老百姓走向致富路,1995年,村“两委”干部通过搞调研,请专家到该村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本村土壤、气候等自然环境,因势利导发展起樱桃种植,并从昌黎果树研究所引进试种栽培,并一举取得成功。
专家说鲍家滩村三面环山,属于半丘陵地带,独特的山前小气候适合樱桃生长。“山里有很多山泉水。”杨建芳说,这里的樱桃树自小就是“喝”着甘甜的山泉水长大的,再加上果农标准化的管理,让这里的樱桃肉厚、汁浓、色泽艳丽,每年都能吸引石家庄市区和周围村里的人来采摘。“都说山东的樱桃好吃,其实,俺们的樱桃肉更多、更甜,比他们的更好吃。”
樱桃虽小收入却不低
樱桃虽小,但给杨国亮带来的收入却是巨大的。
杨国亮说,种植樱桃之前,他家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种小麦、玉米和自己在外打工的工资,每年满打满收入2万元。虽说樱桃好吃树难栽,进入盛果期大概需要8年,但经济效益很可观。“盛果期每亩樱桃能挣三四万块钱,我家种了将近3亩,每年收入10万左右。”杨国亮说。
然而,今年受气候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整个鲍家滩村的樱桃产量大幅下降,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樱桃树需要授粉的时候气温低,刚挂果时下了冰雹,快成熟的时候又有两天连阴雨,许多樱桃出现了裂果,影响了质量和产量。”杨国亮说,每逢遇到这种灾害,村、乡、县等都会及时请专家前去进行技术指导,争取把村民的损失降到最低。
“俺们村每家每户都有樱桃树,少的不到一亩,多的四五百亩。”杨建芳说,经过20年的发展,鲍家滩村的樱桃种植面积由过去的不到十亩增加到现在的6000亩左右。通过发展樱桃种植,鲍家滩村的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万元,曾经低矮的土坯房被宽敞明亮的新房取代,有的村民还盖起了二层小楼,村民的自身素质也有了明显提升。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5-05-26/4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