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来到赣榆区金山镇赵湖村的时候,老党员赵述省忙完了自家6个大棚的活计后,开始为山东籍大棚承包户王少华协调用工问题。赵述省是该村最早一批建花卉大棚的人之一,那一批人几乎全是党员。如今,在党员们的带领下,赵湖村花卉大棚已经发展到了400余幢。多年来,金山镇在赵湖村开展农村党员“四类管理法”分类管理试点,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着重发挥300余名农村党员致富先锋模范作用。如今,该试点模式已经相当成熟,开始在全镇推广。
金山镇组织委员张善亮介绍,所谓的“四类管理法”,就是将年龄大且基本无劳动能力的党员、年龄较大但还有劳动能力的党员、外出流动党员、在家的年轻党员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积极发挥他们的不同作用,为农民致富提供经验与做好垂范。
年龄大且基本无劳动能力的党员,身体弱,但对农村发展有经验、有想法。赵湖村党支部副书记闫兴伦这样形容这部分党员,“村有一老,如有一宝。”党员王洪来今年72岁,虽然不能再下地干活,但在2002年的时候,便向村里建议要好好发展花卉产业,打造赵湖村的花卉品牌,这一建议很快得到村“两委”的认同。
今年55岁的张俭花虽然年龄较大,但还有劳动能力,不仅带头种大棚花卉,还义务做起了村庄建设的监督员。这个监督员并不是监督村民的,而是监督村“两委”的。张俭花说:“发展花卉是好事,光靠种地赚不了多少钱,好处要落在村民身上。”据闫兴伦介绍,如今在赵湖村像张俭花一样的老党员总共有10位,他们在市场管理、街道卫生等日常事务中发挥余热,在促进村民致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2年,全村21名党员带头种植60个大棚。很快,看到甜头的村民纷纷开始种植花卉。但如何打开销路、形成气候?这时候,外出流动党员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赵湖村“两委”利用电话、互联网等信息工具及时与在外工作的党员联系,建立“赵湖村流动党员QQ群”、微信群,了解外面的供求信息,争取他们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目前,赵湖村成立了花卉专业合作社,建设了全区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并申请注册了“新扬”牌鲜切花商标,形成了“党总支+合作社+基地+农户”富民产业链。现在通过合作社村民可以把鲜切花销往临沂、青岛、烟台、大连等全国各城市。
在家的年轻党员有活力,思想先进、年富力强,是农村发展与创业致富的中坚力量。徐开宝是赵湖村的年轻党员,他去年建了10个大棚,带动了全村及周边320人就业,真正发挥了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5-03-03/15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