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以5分之差与大学梦失之交臂,但他却用勤劳的双手和汗水,开创了用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蔬菜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他,是千百万农村党员中普通的一员,但他却用真情和智慧,引领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他,没有规模庞大的企业和雄资百万的家产,但他却勇立市场经济改革的潮头,建立为农民搭建起增产增收平台。
他,就是平泉县榆树林子镇郑杖子村共产党员刘立峰。
名落孙山 创业发展
当年刘立峰仅以5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但是他没有因此而气馁,他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自己有一双勤劳的手,就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来。10多年来,他先后学过木匠、开过饮料厂、卖过蔬菜。虽然中间的过程不尽如人意,但创业的热情之火在他心里一刻也没有熄灭过。在经营蔬菜过程中,他发现无公害大棚蔬菜特别受到市场青睐,而且价格也格外的高,于是他便产生了在郑杖子发展大棚的想法。当时邻村也有搞大棚的,但由于管理不善都赔了钱,有人为此还编了一个顺口溜:“要想穷扣大棚,要败家扣两仨。”但是刘立峰偏不信邪,他相信自己的眼光,也相信大棚蔬菜一定会有光明的前景。
当时附近辽宁省凌源市的蔬菜大棚已发展了好久,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和技术。他打听到凌源宋杖子镇有亲戚在种植大棚蔬菜,马上赶到亲戚家考察、学习,经了解他的亲戚已建设了3个大棚,年收入3万多元,靠大棚蔬菜致了富,这更加坚定了他发展大棚的决心。经过多次学习和琢磨种植技术、考察蔬菜市场,他意识到:只要种植技术过硬、蔬菜质量过关,就一定会得到群众和市场的认可。说干就干,他带领一家人起早贪晚,通过两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建成了当时榆树林子镇第一个蔬菜大棚,主营黄瓜,并喊出了“无公害”的口号。当时村里很多人不理解,认为设施菜大棚投入大、风险高,很难收回成本,更别说赚钱了。有的人甚至说风凉话:“你看着吧,非赔不可。”面对各方面的压力,他暗下决心,一定要闯出一条致富路来。他到书店购买了大量的相关科技书籍和技术资料,白天在棚里干活,晚上回到家里便不休不眠的学习,仔细钻研设施菜种植技术。同时他经多方努力从县农业局请到了技术人员,定期到大棚给予技术指导,并虛心的向技术人员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精心呵护和管理下,他的暖棚黄瓜质、量俱佳,并以质优价廉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当年除收回成本外,还纯获利3000多元,这不但让他尝到了收获的喜悦,而且也打消了当地群众对设施菜大棚种植的顾虑。
在刘立峰先锋模范的带动下,许多群众对大棚蔬菜有了新的认识,发展大棚蔬菜的热情也像火一样在全村蔓延开来。许多群众在刘立峰无私的帮助下建起了大棚,镇、村两级班子也把发展设施蔬菜大棚确定为强村富民的主导产业,在全村推广开来。
致富思源 真情回报
2001年,经过党组织的认真考察,他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结合全县开展的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村里成立了大棚蔬菜推广小组,刘立峰被群众全票推荐为组长。资金、地块、水电设施是支撑大棚的“顶梁柱”,刘立峰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为群众服务。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他多次与县直部门和当地信用社联系,为建棚户协调小额信用贷款500多万元,争取各方资金支持50万元;为了解决地块分散问题,他挨家挨户做工作,设计调地方案;为解决缺水缺电问题,他多次找到水利局、电力部门,先后争取资金20多万元,自筹资金30万元,安装50千伏变压器2个, 打围膜井500多眼,铺设地下管路5000多米,解决了全村设施菜用水用电问题;为解决群众的技术问题,他除自己无私的奉献外,还从县里请来了专家和技术员,定期为菜农进行知识讲座和指导。这些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夯实,为以后特色产业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解决了全村农业基础设施问题之后,刘立峰还对村里的贫困户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村民宋英华,想建棚却苦于缺少资金,他得知情况后,主动找到他,亳不犹豫地借给他1万元钱,并积极找其它农户为其调整地块,当年宋英华就建起了 80米长的暖棚,在生产过程中,刘立峰定期到他的大棚进行指导,尤其是在育苗,嫁接、施肥等关键时期,都放下自己手里的活,去帮助他。如今,宋英华已建起暖棚2个,冷棚1个,年收入超8万多元,靠设施菜产业走上了致富路。村民姜景新建起了大棚,但技术不过关,产量低。于是他手把手地教姜景新管理技术,亳不保留地把自已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他。现在,姜景新不但早已脱贫,而且成了当地有名的技术能手。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5-02-23/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