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想干成一份事业,第一先吃苦,第二做人,第三交朋友,第四有信息,第五有金钱,第六做大。说实话办实事,出实招见实效,这是今天我们主人公致富的要领,是不是值得大家借鉴一下呢。
羊肠赚取第一桶金
今年58岁的韩俊平,老家在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早年丧母,他的人生道路是从沿街要饭开始的。在老家为填饱肚子,韩俊平一直靠拉板车、打零工为生;直到30岁那年,他搭顺路车来到新疆哈密市找活干。当走到当地毛皮市场的一堆羊肠子前,他的脚步迈不动了。他心里盘算,替人打工的日子也许到此为止了。
韩俊平怎么会对一堆羊肠这么来劲?因为这里的羊肠实在太多了,而且出奇地便宜。他原先在老家的肠衣厂打工做过肠衣,只是羊肠的数量太少,肠衣生意都不大,韩俊平头一次见到新疆这么多的羊肠,不禁喜上眉梢。
第一批56根羊肠加工后,卖到乌鲁木齐市一家肠衣企业,一下净赚46元,这比他当时打一个月零工赚的还多。从此他收羊肠,做肠衣,一直坚持到1996年。那年十月的一天,他到天津交货时,一个名叫哈菲斯的德国肠衣客商给了他一个建议,让韩俊平兴奋得几天没有合眼。
新疆的肠衣口径大,皮薄,有韧性,在世界上有质优价廉的优势。信息灵通的德国客商对新疆肠衣心仪已久,但是苦于流通不畅,一直未能进入。韩俊平和德国客商意外相识并合资办厂。
一个决定让他无法脱身
到了2000年,韩俊平一年所需的羊肠达到四百多万根,远远超过新疆本地的羊肠产量,他只好派人到周围的甘肃、青海、宁夏等其它省区收购。因为路途太远,收购的羊肠即使再新鲜,经过长时间运输,一不小心就会腐败变质。只有新鲜的肠衣,颜色才会透明,皮质才有韧度。腌制后长途运输的羊肠虽然不会腐烂,但生产出来的肠衣一眼就能分辨,更逃不过外商的眼睛。
这时,欧美及日本客商无一例外地向韩俊平提出一个相同的要求——只要新疆本地产的新鲜肠衣。面对一张张定单,本地数量不够,外购肠衣的新鲜度跟不上,哪里才能找到更多的新鲜羊肠呢?考虑再三,韩俊平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而让他料不到的是,这个决定让他掉进了一个无法脱身的漩涡。
韩俊平决定养羊,这在旁人看来,简直太费力气了,如果要吃鸡蛋,难道必须得养出一只鸡吗?而韩俊平想到的是,没有羊,哪来的羊肠子呢?为这个简单的道理,韩俊平却足足犹豫了两年的时间。2002年4月,一个机会终于被他盯上了。此时,哈密市的东郊正好有一个万亩草场,因为效益低下,要对外转让,开价 3600万元。韩俊平无论如何都不想放过。
2003年3月,韩俊平包下草场,以肠衣厂的土地和厂房作抵押,向银行贷款8000万,从外地首批引种近11万只羊,开始规模养羊,此时的韩俊平静静地等待着一个一箭三雕的奇迹。可是正像别人担心的那样,育肥基地建好的第二年,羊才刚长大,羊肠子还没见到影,而羊肉的价格却像抛向天空的石子一样掉头向下。
韩俊平顿时方寸大乱,羊肉和羊皮不值钱,成本却高出市场两倍多,羊群已达到18万只,每天光活命就要40万元,这么下去注定是死路一条。最后,韩俊平被迫下达屠宰令。在屠宰6万只羊后,他发现,即便是他曾经寄予厚望的肠衣也救不了他。更为糟糕的是,2005年3月,银行的贷款即将到期,他必须在一个季度内还清银行1.68亿贷款。2006年2月,韩俊平的资金链彻底断了。
巧计脱身
二十多天后,一条爆炸性新闻在哈密迅速传播,韩俊平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和地方政府签订扶贫协议,将8万只羊全部发放给当地的百姓,总共价值3600万,他一分钱都不收。2006年5月,仅哈密地区,像阿不来提苏来曼这样领到羊的牧民就有800户。韩俊平免费发羊的时候,只是附带了一个小要求,只要每年给自己留下一只羊羔,6年内其它所产羊羔全归牧民所有。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5-02-23/28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