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刘小龙:媳妇给我嫁妆 我却把它亏光《致富经》


  听说小龙赔了钱,要转租池塘离开珠海,父子俩立刻意识到,这是合作的最好时机,九叔找到小龙,提出要投资150万给他,小龙占50%的股份。

  刘小龙:有翻身的机会了,就是我拿到这么多钱了,又可以去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这一次,小龙想找到一种可以和虾混养的鱼,混养利润更高。2010年冬天,他看上了这种叫黄鳍鲷的鱼,这种鱼的批发价能卖到26元。

  可是曾有渔民把黄鳍鯛和虾混养过,这黄鳍鯛吃肉,放下去的虾苗都被它吃光了,根本混养不了。

  村民杨春娇:那个腊鱼(黄鳍鲷)很厉害的,好像,在水里面会飞那么快的,放下去肯定把那个虾吃掉,肯定赔钱,就是那个腊鱼(黄鳍鲷)的钱,虾都没钱赚。

  可小龙却一口咬定要养这黄鳍鯛,而且还偏要把黄鳍鯛和虾养在一起。

  然而一年之后,这个别人眼里注定赔钱的书生,靠着大伙都说不可能的办法,赚到了他的第一桶金,200多万!

  小龙是怎么做到的呢?

  原来,小龙做了一个月的实验,他把大大小小的虾苗和黄鳍鯛放在鱼缸里观察它们,观察到了一个让他赚到200万的细节!

  刘小龙:鱼的嘴,估计就这么大,然后虾你看,这么大一条,它怎么吃也吃不进去了,在放的时候肯定不是虾苗放,我保持那个虾在一个大的时候,5、6公分,7、8公分了,一点问题没有。

  小龙把5公分以上的虾和黄鳍鯛混养,虾再也没发生被吃掉的情况。截止到2012年,他卖掉了三批虾和一批黄鳍鯛,一共赚到了200多万。

  村民杨春娇:当时是说不靠谱,后来见他搞了那个成绩出来,佩服,科学还是科学,他们有文化。

  九叔陆锡庭:有很多东西都是读过书(的)人懂,我们做那个农民,很多东西都是不懂的。

  混养模式的成功让小龙充满了干劲,他们把赚来的钱全部再投入,扩大面积养上了黄鳍鯛和虾。

  可周边的渔民听说小龙混养赚了钱,都跟着他开始养黄鳍鯛,2013年初,黄鳍鯛大量上市,价格一下跌到了18块。

  处理掉这批鱼,小龙空着塘一个多月都没有再养。塘租电费都是支出,小龙心急如焚,他每天拉着陆宇到海鲜市场里考察,想找到突破口。

  2013年初,他们从一个鱼老板那儿,听来了一句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正是这句话,让他们在黄鳍鯛市场很差的情况下,逆势而上,将销售额提高到了500万。

  小龙在这市场里发现了什么呢?

   刘小龙:他告诉我,就是很多养殖户不愿意去养小苗,就是从最小的养到最大的,不愿意去养,因为养的时间太长,他说你要是能够养到一两左右的鱼卖给人家, 价格也不错,一斤鱼的话按照市场价格上,我们可以赚到6块到7块钱一斤,最后你可能养成了都赚不了这么多钱,很多人不愿意去做前面和后面的事情,我们可以 去做。

  这个在市场上的发现让两个年轻人兴奋不已,黄鳍鯛要一年半才能出塘,他们专门把黄鳍鯛养到一两左右卖给养殖户,这一年,仅黄鳍鯛的销售额就达到了500万元。

  刘小龙:人家给我们总结了一个新的名词叫新农民,你要是死命在这里干的话,跟一般的农民也没什么区别了,所以说我们就要到很多地方去调查,接触外面的信息,知道人家需要什么东西,然后知道市面上缺少什么东西,我们就要提供相应的一些产品出去。

  现在的小龙很注重对市场的把握,今年,他和陆宇将养殖场扩大到210亩,除了黄鳍鯛和虾,他们还根据市场需求养上了草鱼和美国红鱼,销售总额达到1000万元。

  2013年底,小龙陪着杨林去买下了这套房,这两个年轻人有了自己的家。

  装修的时候,从未对小龙提出过什么要求的丈母娘,提了一个很特别的要求,她一定要小龙买一套书柜放在家里。

  刘小龙:这个柜子是妈让买的。

  记者:谁的妈?

  刘小龙:杨林她妈。

  记者:诶哟这就叫上妈了。

  刘小龙:改口改得挺早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积累 总结 办公室 饲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