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甘肃镇原县苗林产业带来群众致富增收新希望


 

  “这几年,由于缺少劳力,眼看着村上的山地都撂荒了,我们是干着急没办法。没想到今年县上在这里全栽上了油松,谁的地谁受益,还没让群众掏一分钱,现在的政策真是太好了!”11月23日,在镇原县屯字镇田岭村,村民周凤图看着满山的油松树苗高兴地说。

  如今在镇原县,周凤图老人眼中的变化已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例。从去年秋季开始,镇原县充分利用宜林荒山培育林木种苗产业,把苗林结合培育作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点产业来抓,下决心走出一条“增绿+致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记者从该县林业局获悉,春季已完成苗林结合培育15.6万亩,今秋又完成苗林结合培育8万亩。

  那么,镇原县是如何找到一条既能扩大绿化面积又能增加经济收入的生态建设路子呢?“近年来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出现大量撂荒地和弃耕地,都是闲置资源。”县林业局局长岳生金介绍说:“这些土地大部分都适宜树木生长,为进行苗林结合培育提供了广阔的土地资源。”为此,该县广泛宣传市县关于苗林结合培育工作的政策规定和扶持措施。在工程规划上,把苗林产业与扶贫攻坚相结合,与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和义务植树基地建设相结合,与绿色和谐家园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逐年扩大苗林栽植面积,预计到2020年达到105万亩。

  镇原县新城乡潘杨涧林场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今年组织林场管理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周边县市的先进经验,结合当地实际,合理选定适销对路的苗木品种,做好、做优、做强潘杨涧苗林产业,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发展林业经济。承包该林场的贺广旭介绍:“今年我们又在本乡2个行政村6个自然村承包荒山、荒坡6200亩,用于发展苗木产业。今秋完成造林3130亩,培育各种苗木2126亩。”

  同时,为了调动全民发展苗林结合培育产业的积极性,该县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对连片50亩以上的农户,统一无偿供应苗木;对集中连片在1000亩以上的农户或专业大户,每亩再补助整地栽植费50元。在苗林产业政策和市县扶持下,乡村和群众发展苗林产业的积极性高涨,除县乡办点之外,部分企业、协会组织、社会团体和群众积极发展苗林结合培育,涌现出了一批“林老板”。位于镇原县屯字镇曹路行政村的宜茵园种植专业合作社,抢抓全县大力发展苗林结合培育机遇,完成投资130万元,新建优质红富士苹果园264亩,发展苗林结合培育979.3亩,栽植油松31万株、华山松6万株,繁育国槐、香花槐、白蜡等优质苗木48.5亩。同时,该合作社充分利用苹果树行间空地套种药材、黄豆、谷子等经济作物200多亩,年实现纯利润18.63万元。并与茅台酒厂签订了专用酿酒原材料“红缨子”种植协议,带动屯子、上肖、南川、城关等周边乡镇594户农民种植高粱、药材、栽植苗木1783亩,预计户均增收4000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相结合 林场 油松 林业局局长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