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生态优势让上林食用菌产业红红火火


 

生态优势让上林食用菌产业红红火火

在江卢村育菌场里,工人喜摘大杯菌(猪肚菇)。

  “姐妹们再加把劲啊,今天我们装菌棒的活儿就要圆满完成了!”近日,地处上林县西燕镇大明山脚江卢村明山育菌场里,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明山菌业公司领头人韦翠兰和10多名妇女社员,或在粉碎桑杆,或在包装菌棒,忙得不亦乐乎。

  4年前,韦翠兰只是一名下岗的代课教师。2009年,上林县举办农村妇女桑蚕食用菌养殖培训班,韦翠兰报名参加了。经过培训后,她拉上丈夫及两个孩子,从收集烧火用的桑杆开始,按照培训班学来的方法装配菌棒,尝试无菌接种。

  “刚开始失败过很多次。有一次6000多个菌筒全都坏掉,1万多元投资打了水漂。”韦翠兰说。后来,她不仅摸索培育出榆黄蘑、猴头菇等食用菌、药用菌,而且创办了南宁首家有机食用菌生产企业——明山菌业公司(合作社),还开创了“明山牌”系列食用菌的品牌,并获得国家级食用菌有机产品认证书。目前合作社年产值已达600多万元。

  富起来的韦翠兰想到了要带领姐妹们共同致富。她不仅在食用菌合作社吸收了10多名妇女社员,让她们或以资金或以投工投劳方式入社,每个月都有不低于2000元的收入,而且还把接好菌种的菌棒分发给江卢村及周边村庄的500多名妇女,让她们培育食用菌,每月增收1000多元。

  和韦翠兰一样,澄泰乡大山村的蓝仕军也是依靠培育食用菌而名声大噪。

  蓝仕军的“大山原”生物公司位于澄泰乡大山村山脚下。每天清晨,就有一辆大卡车满载着刚刚采摘的新鲜食用菌运往广州江南市场,以每公斤3.5元的价格出售,往往是还没有卸货就被商家订购一空。

  2013年以前,蓝仕军一直辗转福建、上海等地为老板培育食用菌。长期的育菌经历让他认识到,生态食用菌最娇贵,只有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生长好。在看到家乡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后,2013年8月,蓝仕军返乡创业,在澄泰乡创建“大山原”生物公司,大规模培育优质生态菌种。目前,蓝仕军的菌场吸收本地富余劳动力达60多名。

  在镇圩瑶族乡,“香菇王”邵文云的名字同样家喻户晓。在他的带领下,镇圩瑶族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把单一的蘑菇产业发展为香菇、脆皮金桔相结合的综合种植产业,年产值达30多万元,还带领40多户返乡农民工家庭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几年前,资金短缺、技术缺乏、人员紧张等一系列问题曾让创业初期的邵文云寸步难行。上林县工商局和瑶族乡政府扶持他成立了农村合作社,并为他申请了相关的资金补助。现在,邵文云对未来充满信心,“我计划继续扩大规模,形成‘技术+合作+项目’综合产业,打造镇圩瑶族乡特色基地,带动更多瑶族同胞致富”。

  近年来,上林县提出“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并诉行动。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县炸除19个污染环境的烟囱,清退污染水源的2000多个网箱鱼。所以说,这里的食用菌是“喝矿泉水”长大的,再加上良好的气候条件,催生出了优质的食用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食用菌 香菇 猴头菇 蘑菇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