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海南:擦亮农业品牌 鼓起农民腰包


 

  肉嫩多汁的澄迈无籽蜜柚、嫣红饱满的无核荔枝、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桥头地瓜,还有醇香浓郁的福山咖啡、健康养生的富硒福橙……提起澄迈的农产品,不少消费者早已熟知。

  据悉,近年来,澄迈县大力实施“三县一地”(即生态现代化建设县、新型工业县、休闲低碳旅游县、热带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农业“四化四县”(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和国际化;农业生态现代化建设示范县、有标识可追溯农产品示范县、无公害农业科技示范县、中国富硒产业经济示范县)建设,以发展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在发展中破解难题,在创新中寻求突破,特色现代农业阔步前行,促使农民有效增收。2013年,澄迈全县农业增加值完成57.3亿元,同比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186元,同比增长12.5%。

  农业方面,澄迈曾先后荣获全国两高一优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中国无公害农业科技示范县、中国果菜十强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中国果菜最具国际竞争力十强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北运基地、中国富硒经济产业区、中国福橙之乡、中国无核荔枝之乡、中国优质地瓜之乡、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多项殊荣。

  商标战略

  打响农业品牌

  “注册商标前,桥头地瓜的销售价格一斤才0.8元,而现在的价格是8元左右,这就是品牌的力量!”谈起澄迈发展品牌农业的成果,澄迈人无不自豪。澄迈县农业局副局长王泰吉介绍,2009年4月,澄迈与省工商局签署合作协议,在全省率先实施“商标富农”示范县工程,成为我国唯一的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县。

  随后,澄迈以引导农产品商标注册为核心,以打造农产品品牌为纽带,建立了“政府+公司+商标+基地(农户)+金融+强势媒体”的农业发展新模式,积极推进商标的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2009年至2013年,澄迈县财政共投入7090万元实施品牌农业和商标富农工程,取得显著成果。

  截至目前,澄迈全县累计注册的农业商标652件,其中著名商标18件,成功注册“澄迈福橙”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福山咖啡、苦丁茶等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先后打造无核荔枝、福山咖啡、澄迈福橙、澄迈福牛、桥沙地瓜、无籽蜜柚、冬季瓜菜、苦丁茶、莲雾、龙吉米、白莲鹅、文儒山寮鸡、瑞溪牛肉干、加乐黑猪、加笼坪放养土鸡蛋等特色品牌,农产品响誉省内外。

  农业产业化

  大力促农增收

  “商标品牌战略不仅要促进农业本身的发展,还应当注重农业产业化的深化和强化,并尽量延伸它的产业链。”原海南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曾这样对记者解释“商标富农战略”一词。

  对此,澄迈县委书记杨思涛也曾表示,若想打造一个真正横跨三大产业的品牌行业,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包括如何规划、如何保护、如何宣传、如何包装等。

  以澄迈福山咖啡为例,它早已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而为了实施更好的本地资源保护,澄迈县还将“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等相关的项目名称也注册为商标。2012年2月,中国海南福山咖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计划将投资1亿元整合福山咖啡品牌,让福山咖啡加盟店不少于450家,使福山咖啡年营业额超30亿元。

  “要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通过完善配套设施、加强产业链建设、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大力推进农业富民工程。”王泰吉介绍,2010年,澄迈县开始实施咖啡种植补贴政策,咖啡种植每亩补贴500元,目前推广种植面积已达2.2万亩,发放补贴资金1100万元,2014年修订福山咖啡、澄迈福橙、无籽蜜柚、山茶(柚)油等特色农产品,种植每亩补贴1000元;2008年以来,投入1010万元培植福橙种苗400万株,免费发放给农民与企业种植;2006年开始实施橡胶、槟榔“富民工程”,连续7年安排财政资金近1000万元对澄迈南部5个镇种植橡胶、槟榔的农户进行补贴,补贴标准为每株1元。目前,南部5镇的农民人均种植达到2.7亩以上;今年开始橡胶、槟榔“富民工程”补助范围扩大至全县。

  标准化生产

  产品品质有保证

  名气打响了,质量还需过得硬。在尝到了品牌富农的甜头之后,当地农业部门和农民们在提高产品质量和维护品牌方面也更为自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咖啡 种苗 生产基地 荔枝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