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十万果农的贴心人 记一心为民的好干部李华玲


  李华玲的丈夫陈继定说,经常睡觉时看她在看书,半夜醒来看她在做笔记,天都亮了还在那忙活,忍无可忍时就大喊一声:“博士,天都亮了!”

  有人问李华玲,无论是副镇长还是桃办副主任、主任,都是干部,作指导就行了,学那么深干吗?

  李华玲说:“干部说得对,说得有用,群众才会信你;有真本事,老百姓才会服你。”

  在五里桥镇黄狮村,猕猴桃种植户王志强说,刚种猕猴桃的那几年,每到授粉、疏蕾等关键时期,李大姐三天两头来指导,那真是手把手地教啊,比方哪个枝儿、哪个芽儿,距离多远,她是拿着尺子给我们说。后来她工作忙,来的少了,但只要有困难,给她打电话,她一定会想办法帮助解决。

  在西峡采访的几天里,记者所到的丹水、阳城、丁河、五里桥、重阳等乡镇,无论是种植基地的农户、猕猴桃合作社的社员还是猕猴桃加工企业的负责人,提起李华玲,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她就是西峡猕猴桃的‘活辞典’……”

  “群众工作没那么难做,只要掏心窝子,任何难题都能化解”

  19年如一日,她骑自行车甚至是徒步踏遍了西峡的山山岭岭,帮群众培育一地“摇钱树”

  李华玲深深记得,1995年县里号召大家种猕猴桃时,群众抵触情绪大得很,对来做工作的镇干部很不客气。

  袁店村当时有100多户村民,李华玲和镇果办的李新华每天骑着自行车,一家不落地做工作,反复讲种猕猴桃的前景、算种猕猴桃的经济账:

  “猕猴桃营养价值高,城里人喜欢吃,卖价好。一亩园十亩田,种一亩猕猴桃见的钱,贴住你种10亩麦。全部买成麦子的话,能从地这头儿铺到地那头儿……”

  后来,李华玲还托人从外地买来关于猕猴桃种植的录像带,驮着自己家的电视,到村民家里一遍又一遍地放;再后来组织大家赴陕西猕猴桃产地周至县考察,让村民们了解信息、开阔眼界。

  袁店村村民袁国显说,俺爹是个老犟筋,威胁说谁让种猕猴桃就打断谁的腿,后来索性锁上门,不见面了。

  “李华玲不依不饶,白天找不到人就晚上来,一次不行来两次,不管俺爹咋说咋骂脸咋难看,只管二叔长、二叔短地喊,天天来动员,弄得俺妈俺奶都不好意思了,最后全家合伙劝俺爹把种地合同签下来算了。”

  就这样,从夏到秋,每天都是黎明出门,半夜才推着自行车摸黑回家,李华玲已经不记得自己跨过多少沟沟壑壑,也数不清在各个村之间穿梭了多少回,只记得鞋都穿烂七八双……不到一年时间,袁店、南湾、西湾、王岗等9个行政村的1200多户村民先后和镇里签下了1600亩的猕猴桃种植合同。

  县里领导得知这个消息,惊呆了,连连感叹“神速”。李华玲憨厚一笑说:“其实,群众工作没那么难做,只要掏心窝子,任何难题都能化解!”

  县猕猴桃生产办副主任薛莹说,只要县里不开会,李大姐都要下乡。

  李华玲常说,猕猴桃管护是个技术活儿,也是个细致活儿,每个月的管护都不一样,必须亲自去督促、检查、指导、培训,要不睡觉都不香……

  10.5万亩猕猴桃基地分布在15个乡镇的200多个村村寨寨,光是专业村就有50多个,她把桃办的人分成四支小分队,按东西南北四个区域,要求每个月必须跑完一遍。

  早些年交通不便,李华玲就骑自行车甚至是徒步踏遍了西峡的山山岭岭。

  建园过程中,她带着工具,挨家挨户测量登记。

  关键时期,她常常是凌晨起床,到田间地头一块地一块地察看,谁家的地缺墒了,谁家该施肥了,谁家的果树该授粉了,她都了如指掌,及时督促果农一一落实。

  对群众急需的猕猴桃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她走到哪里讲到哪里,果农需要时,她早叫早到、晚叫晚到,随叫随到、不请自到。

  2001年担任桃办主任后,平时事务繁忙,李华玲就利用周六周日下基地。

  薛莹说,李大姐一般都是早上7点出发,按照事先排好的路线,一个村一个村地跑。特别是伏天,田里高温炙热,天上连个鸟都没有,她中午也不休息,戴上草帽,就又上地了,年轻人都感觉支持不住,但李大姐似乎不知疲惫,依然认真、仔细。50多岁的人了,你哪里能看得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猕猴桃 品种 施肥 种苗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