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圣锋(右一)向客户展示竹鼠。
茂林修竹,水光潋滟。江西省樟树市店下镇洞塘村依山傍水,风景秀美。在村子西边的山坡上,坐落着一座占地约80亩的农庄,这就是该市有名的辜氏竹鼠养殖场。
初夏的一天,我们来到这里,一股浓烈的田园气息扑面而来:坡上,成片的竹子、高粱、芒草迎风舞动;坡下,三层高的小洋楼和两栋大大的栏舍整齐排列,成群的土鸡在四周欢快地觅食。
主人是个“80后”——34岁的陈圣锋。
辗转城里乡下,寻找一方天地
1996年7月,陈圣锋初中毕业,回到家里务农。帮着父亲养了两年猪后,血气方刚的他再也按捺不住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卷起铺盖,跟着村里的年轻人前往广东打工。“听说有人在外打工当上了老板,我也想到外面闯出一番天地来。”
理想十分丰满,现实却很残酷。到了广州后,陈圣锋最初找到的是一份企业仓库保管员的工作,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一个月才挣400多块钱。此后,他辗转东莞、吴江、泉州等地,做过小工,蹬过三轮,也当过小贩,风里来雨里去,日子始终未见起色。“这也怨不得别人,谁让咱一没学历、二没手艺呢,靠卖劳动力也只能这样了。”陈圣锋说。
2000年底,陈圣锋回到樟树市。见过世面的他不甘心再过“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他拿出所有积蓄,在城里租了个门面,跟同学合伙开了一家装潢店,既卖建材又做装修。
日子竟有了转机,钱比在外头挣得多了,生活也安定了。2004年,他在城里买下了一套商品房,把邻村一位姑娘娶进了门。
但自己创业当老板的梦想,没有因为安逸而消退,且越来越强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个来自农村的年轻人,要本钱没本钱,要路子没路子,要想在城里立足太难了。思来想去,我觉得还是到自己熟悉的农村搞农业开发更合适。”为此,他考察过果树种植、生猪养殖、家禽养殖等行业,却发现这类传统的种(养)殖行业竞争激烈,刚入行的新人很难立足。
正当他为创业无门而绞尽脑汁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激发了他的灵感。竹鼠肉大受欢迎,但除少数是本地山里人抓来的野生竹鼠外,大多数都是从广西贩过来的人工养殖竹鼠。
“这竹鼠就是小时候在山里经常碰到的‘山老鼠’,没想到这东西还能人工养殖,而且能卖到这么高的价。”陈圣锋不由得动了心思:洞塘村还有附近的村子都地处山区,冬暖夏凉,满山遍野都是竹鼠爱吃的竹子、皇竹草、芒草等植物,要是能在本地搞人工养殖,不正是赚钱的好机会么?
2009年初,他在石陂村租下了一处废弃的校舍做养殖场地,花了10多万块钱用于平整土地、翻修房屋、搭建鼠舍等,准备开始人工饲养竹鼠。“为了让我的养殖场尽快开张,镇村干部专门跑到市林业局和宜春市林业局,帮我办下了特种养殖许可证。”
搞养殖也写日记,与众不同才能成功
陈圣锋怀揣2万多块钱,兴冲冲地从广西南宁市的一家竹鼠养殖场购进了30对种鼠。回到家打开笼子一看,顿时傻了眼:原本活蹦乱跳的30对种鼠,只活下来7对,其余死去的种鼠身上布满了撕咬后留下的牙印,笼子里到处是血污。没办法,只好再次揣着钱上门去买,第二批30对种鼠分笼装车,总算安全地给运了回来。
对这些花了“血本”买来的宝贝疙瘩,陈圣锋格外看重。为让它们吃得好,也为了节省养殖成本,他和岳父经常上山挖竹鼠最爱吃的芒草根。“山上的芒草密不透风,连狗都钻不进,岳父和我一起爬进爬出,手上脚上经常被锋利的芒草叶割出一条条血痕,真是吃了不少苦头。可哪怕是这样卖力地伺候,竹鼠产崽数和成活率还是少得可怜。一胎也就两三只,能活下来的不到15%。”
“看来,养竹鼠光有热情还不行,一定要有真本事。”打小在山里长大,对竹鼠并不陌生的陈圣锋意识到,不摸清竹鼠秉性,不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办法,创业难以获得成功。他买来竹鼠养殖技术书籍,又在网上下载相关视频,开始埋头自学。
“网络和书本也不是万能的。各地的水土、气候不同,竹鼠养殖方法也不尽相同。”陈圣锋说,2009年7月,他按书本上写的,将饲料捏干后投喂,结果导致一些竹鼠因脱水而死亡。当年8月,他把养殖场交给岳父和妻子照料,独自一人前往南宁市,边打工边学习,为了省钱,他住的是最便宜的旅店,吃的是最简单的伙食。“从那时候开始,我养成了写养殖日记的习惯,并一直坚持了下来,现在都写满了6本笔记本。”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4-05-27/22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