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山西临猗农民:建大棚 发“枣财”


 

  临猗县庙上乡张庄村上千亩排列整齐的冬枣大棚里,48岁的王五一用手托起一串串已经结果的冬枣藤,抑制不住满心的喜悦,期待今年大棚冬枣迎来好收成。“我和其他种植户一起,从红枣大棚项目贷了款,盖起了枣大棚,我们的枣比其他地方的能早成熟半个月,抢占了市场的价格优势,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去年我这五亩冬枣大棚收入好几万元,我还打算用铝合金建更好的大棚。”王五一等冬枣种植户只是临猗农民发大棚“枣财”的一个缩影。

  2009年,临猗县抓住亚行贷款河川流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大棚枣产业,327家农户获得贷款,每户技术推广配套资金300元,共计9.81万元。张庄村被列入项目实施村后,村委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引进冬枣新品种,学习冬枣高接换优新技术,积极改造梨枣老产业,走优质高效枣业发展之路。全村利用贷款新栽枣树800亩,改造退化树种600亩,由原来的单一梨枣嫁接更新为冬枣等新品种。张庄村虽然土地面积只有3000余亩,但冬枣种植竟达2700多亩,占土地总面积的90%左右,是全县乃至全市规模较大的冬枣种植示范基地,成为“一村一品”的典范。通过贷款项目与枣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与结合,使每亩枣树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村民的经济收入比以前提高了5倍。目前,临猗县枣树的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2012年总产量达到2.55亿公斤,总产值8.2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5%。

  枣树也能在大棚栽种,临猗县开了好头。庙上乡是临猗枣业发展面积最大的乡镇,全乡3万余人,10万亩耕地,枣树发展到8万亩,人均2.5亩。从2010年至2012年,引入亚行贷款282.9万元,发展红枣大棚项目户461户,到目前,红枣大棚已发展超过2万亩,改善了枣成熟季下雨造成裂果给农民造成绝收的损失,为枣树生长增加了温度,提早了枣生长的发芽、挂果和成熟期。特别是冬枣搭棚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枣的成熟期可提前一个月上市。如今,枣业不仅成为临猗经济中继苹果之后的又一大支柱产业,更有力地改善了生态环境,扩大了产量,提高了质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冬枣种植户王五一详细分析说,红枣大棚比一般大田效益好,以亩产1500公斤计算,春棚每公斤枣的价格平均以20元计算,收入3万元,秋棚每公斤价格以16元计算,收入2.4万元,而大田成熟还因雨变裂口,严重影响产量和价格,每亩收入只有8000元左右,收入好的话可达1万元,但无法和建棚的效益相比。农户纷纷说:“红枣大棚明年还要继续扩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棚 枣树 红枣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