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内蒙古赤峰:养牛圆了财富梦 致富路上带头人


 

  ——记克旗土城子镇养牛致富带头人王洪义

  在克什克腾旗土城子镇,提起王洪义,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身材不高却很壮实、皮肤黧黑、眼睛不大却透着精明的汉子,靠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靠着自己精心而科学的经营,靠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经过二十多年的打拼,现在已经创建了一个占地6.3亩、保证存栏三百多头、年出栏八百多头优质肥牛、年创利润一百多万元的镇北肉牛养殖场。并且,由于他的育肥牛养殖场的成立,带动了周边村子的农业、牧草种植业、酿酒业的发展,形成了农养牛、牛肥农,农养酒、酒养牛的良性农牧业发展模式。

  王洪义,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却有着和别人不同的对财富的追求。早年他当过教师,但是每个月微薄的工资怎么能满足他财富梦想,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辞去了教师的职业,去寻找他的财富路。

  由于土城子镇地处农牧业混交地区,当地有许多人从事牲畜贩卖这个行当。王洪义看到别人贩卖牲畜挣了钱,于是决定涉足这个行当。凭着他的精明和执着,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确实挣了点钱,也算小富了。可是几年的贩牛经历王洪义敏锐的察觉到,贩牛不如养牛,贩牛只能挣个差价,尤其近年来,牛的价格一路飙升,养牛有很大的利润空间,于是王洪义决定改行养牛。

  王洪义把决定建养牛场的事情和村委会、镇政府谈了,得到了镇党委、镇政府、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很快就协调好了养牛场的选址及用地等事情,养牛场很快就建起来了。

  王洪义用贩牛的积蓄到农村、牧区买来架子牛开始了试养,他以为养牛,只要给它添上草料牛就会长,很简单。可是,事实却给王洪义上了一课,由于他是采用传统的育肥牛方法,牛的育肥周期长,饲养方法不科学,草料没少吃,牛就是不爱长,特别是冬季更是不长。养了两批出栏一算账,几乎没挣钱。

  王洪义失眠了。他想,养牛发财的路子肯定是没错,那么,问题出在哪了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向书本请教,这一查资料,王洪义觉得自己原来的想法是多么单纯,原来养牛也有那么多原来自己没听过的名词,什么酒糟育肥啦,什么微生物发酵啦,什么纤维、氨基酸、蛋白质的比例啦,肥牛适合生长的温度等等。王洪义像一个饥饿的人见到了面包一样,拼命的咀嚼和吸收有关育肥牛的知识。他不但学习书本上的养牛知识,还走出去到育肥牛成功的地方参观考察,凭着他的执着王洪义终于掌握了科学育肥牛的方法。

  问题找到了,王洪义就逐个进行解决。

  首先解决畜舍。他对原来的畜舍进行了彻底改造,建起了日光取暖畜舍,畜舍中装有温度计,夏天靠自然通风,冬天靠日光和取暖设备,使畜舍中的温度始终保持在最适合牛生长的温度。

  育肥牛离不开酒糟。聪明的王洪义想到周边的小酒厂利用当地充足玉米、高粱、小米为原料酿酒,于是他与酒厂达成包收酒糟协议。这样既解决了养牛的用酒糟问题,又消化了农民手中的余粮,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当地农民手中的余粮,正好解决了养牛场的精饲料问题,王洪义按市场价收购农民的玉米,养牛场同时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现在,随着养牛场规模的逐步扩大,每天需要近一吨玉米,这样养牛场一年消化当地余粮三百多吨。

  饲草的问题是个大问题,育肥牛需要大量的饲草。精明的王洪义巧妙的化解了这一难题。他利用周围村民秋天手中丰富玉米桔和养牛场难处理的牛粪,让村民拿玉米秸换牛粪,既解决了牛的饲草又处理了牛粪,降低了养牛成本。同时通过过腹还田,消化了多余的秸秆,又肥了土地。土城子村附近有的群众种植牧草,收割后他以合理的价格收购,作为自己养牛的饲草。仅瓦房村一个村每年就为养牛场提供苜蓿草30多吨,群众获利15多万元。此举既解决了养牛场的优质牧草问题,又为村民增收找到一条出路。

  针对冬天养牛缺少青饲料的问题,王洪义投资建了能储60多亩玉米秸的储青池,自己每年种储青玉米60多亩,秋天实行青储,解决冬天养牛的青饲料问题。

  在饲养上,做到精心科学,严格按育肥牛标准进行饲料配比,定时定量,每天饲喂两次,分别是早6点半和晚6点半,冬天每天饮水一次,时间是10点半;夏天每天饮水两次时间是上午10点半和下午2点半。同时王洪义做好牛的疫病的防治工作,他努力钻研牛的常见疫病的预防治疗知识,牛的一般疾病他自己都能治疗。王洪义的养殖场也得到了镇政府的关怀和支持,镇兽医站定时为养牛场免费消毒防疫,并且镇政府协调信用社为其提供担保贷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饲料 牲畜 疫病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