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王朝德,40多岁的样子,黝黑的脸庞,一脸的络腮胡,敦实的身材,肩头上斜搭着褡裢,正吆喝着牛群穿过村里的巷道,向牛圈赶去。王朝德是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县沈家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几年前,他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几年后,他成了村里有名的富裕户。
等着王朝德把牛群归圈,记者跟随他到了家里。一溜五间新房坐北朝南,家里液晶电视、电脑、冰箱等家电一应俱全。王朝德说:“我过上现在的好日子,最要感谢的就是党的好政策,还有身边的好干部。”
几年前,王朝德家里还很贫困,两个孩子要上学,自己又没什么技能,靠家里的两亩地,不仅供不了两个孩子上学,连生活都成问题。
后来,市里、县里下乡的干部和包村干部看到他家的状况,就一起给他出主意、谋思路,决定让他发展奶牛养殖,还担保到平安县就业局贷了几万元贴息创业贷款,帮王朝德买了几头奶牛。如今,王朝德的饲养规模逐渐变大,已发展成30多头了。这两年,他还把牛奶卖到了县城,收入供两个孩子上学绰绰有余,还翻新了房屋,买了家具、家电,一家人过上了富裕的日子……
王朝德告诉记者,每天下午,他都会骑着摩托车,捎着新鲜的牛奶到县城里卖,一天能出售100多斤,每斤3.5元,就是350多元的收入,除去成本费用,一年下来能收入七八万元。王朝德说:“现在的人都很注重食品安全,而自己家现挤的牛奶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人们都愿意买。”
谈起养牛经历,王朝德很激动,他说很感谢身边的包村干部和兽医站的干部们,刚开始养牛时,自己不懂科学养殖和病情防治,牛的产奶量不高,牛得病的时候不知道怎样去救治,那会还有几头小牛病死了,经济收入并不很好。后来,县里和镇上的技术人员就给他技术指导,“牛一得病,随叫随到,说实话,真是心里装着群众的好干部”。
近年来,在沈家村像王朝德一样的村民渐渐多了起来,党的惠农政策、基层干部出谋划策,种蔬菜、栽大果樱桃、养猪、养牛,村里人走上了发家致富的路子,村民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4-04-03/26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