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安徽绩溪县:“家乡茶”崛起的“绿色引擎”


    眼下绩溪传来喜讯,始于2012年组织创建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日前,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

    又到了“明前茶”采摘时间,人勤茶香,上庄茶叶合作社社员王小敏、王国兵,一大早就来到他绿油油的茶树旁,望着鲜嫩嫩的茶叶。他说,这些年来,茶叶给俺家带来的变化真不小,种茶让俺过上了富裕的新农村生活。

    “地理标志”效应加速产业发展

    绩溪县是“国家生态县”、“联合国绿色产业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达到75.5%,境内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46余座,这里四季分明,其气候“温差大、雨日多、云雾重、湿度大”热量丰足,山区特点鲜明,适宜于高品位茶叶生长。

    近年来,绩溪立足生态优势,着力建设茶叶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几年的发展茶叶产业产值迅速达到1.56亿元,成为富民强县的大产业。“茶叶价钱卖得好,主要是我们的牌子硬!”县农委负责人周道清说。
周道清所说的“牌子”,就是2010年5月,国家农业部向绩溪县上庄茶叶合作社颁发的“金山时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

    上 庄镇“金山时雨”是绩溪茶叶历史上在外影响最大的茶叶品牌,早在清朝作为贡茶,已销往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 博览会上被评为金奖,“金山时雨”扬名海内外,2008年,该县政府授权绩溪县上庄茶叶合作社申报“金山时雨”农产品地理标志。划定绩溪县的上庄镇、长安 镇、扬溪镇、金沙镇、伏岭镇、家朋乡、瀛洲乡、荆州乡等8个乡镇为“金山时雨”的生产区域。

    地理标志的品牌效应加上生产技术的保 障和提高,使标志区域内试点乡镇茶叶的品质和价格明显上升,2012年,绩溪县上庄茶叶合作社对农民收购的鲜茶价格上升了30%以上,出售的高档茶也从 2011年的每500克200余元提升到400多元,最低档次的炒青(大路茶)每500克也从2010年的10-20元提升到20-25元。2013年也 实现了茶农效益同步增长。

    在创建全国绿色食品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中,核心示范区――“金山时雨“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被省农委命名为安徽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指定为全县新型农民和茶叶技术培训基地。

    标准化生产基地顺应市场需求

    2010 年10月,在县农委、财政、质监等十余单位参加的组织申报创建全国茶叶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工作动员会上,分管县长高建斌在会议上强调:“创建全国茶叶 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是现代农业顺应市场对质量、安全、健康的市场需求,确保创建工作的成功是振兴绩溪茶产业又一举措。” 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安徽农业 大学副校长、安徽省首席茶叶专业、博士生导师夏涛教授出任绩溪县茶产业总顾问,为创建全国绿色食品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提供了技术保障。

    在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和基地管理办法,出台了《绩溪县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生产管理制度》、《绩溪 县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制度》、《 绩溪县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技术指导和推广制度》等16个规范性文 件。

    在基地选择方面,以方圆 5 公里和上风向 20 公里范围内都没有污染源企业为标准,基地环境质量严格按照农业部绿色食品 管理办公室、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的检测机构通过检测,完全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环境质量报告规范,监测布点覆盖整个基地。基地自 身具备配套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绿肥和饼肥等有机肥生产设施;路、桥、涵、站、闸设置合理,基础配套设施齐全,田间路面整洁平坦,生态环境优良;依托具有 资质的检测机构,基地投入品、原料产品检验检测三次,记录齐全。

    在生产管理体系方面。集中连片,规划合理,规模种植,建立了县、 乡、村、户生产管理体系,档案齐全、规范,有效实行“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的“五统一”生产 管理制度;农户按照统一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操作,及时进行生产管理记录造册并留存;新建绿色标准化茶园无性系良种茶苗普及率100%。在茶园 生产管理中,肥料使用严格按照《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要求实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病虫草害防治按照《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要求,积极采用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进行综合防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茶叶 标准化生产 茶园 检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