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的传统农业走上特色化道路,图为农民在种植木瓜。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春光无限好,人勤春来早。
初春时节,行走在位于惠阳区北部镇平潭的田间地头,扑面而来的是一派紧张忙碌的春耕春播景象,村民们一边忙着为连片的水稻、玉米、淮山、红薯、蔬菜等农作物播种,另一边,趁着田头歇脚的间隙,走到离地不远处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跟合作社的“老板”聊聊今年自己手头上的“农产品宝贝”该如何提高产量、增加销路。
走出田间地头,一条按一级公路结合城市干线标准设计的双向八车道公路,将惠州市区与平潭连接在一起,随着惠州机场有望于今年底复航,惠州机场路改建的提前完工不仅为机场复航做好了准备,而一个面积20多平方公里的“空港经济区”也正呼之欲出……
既是传统的农业大镇,又是未来的空港新城,迎来如此难得的发展良机,平潭的下一步将迈向何处?
特色农业“一村一品”这里的作物都吃“生物肥”
“别看它们的样子跟普通淮山没区别,里面可完全不同,”长“得一身紫色!”昨日上午,在惠阳区平潭镇平潭村的周记木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培岗一手抓着一根普通白淮山,一手握着一根紫淮山,分别掰断并向记者展示它们的不同。
除了颜色不同,周培岗告诉记者,合作社于去年从广州引进紫色淮山,其花青素(自然界一类广泛存在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含量比普通白色淮山高约60倍,对保护视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定帮助作用。
“其实,最大的不同是,咱们的紫淮山”吃“的都是有机生物肥,引进了台湾生物菌技术将玉米粒、花生壳等作肥料,要知道,广州用的只是复合肥。”周培岗说,去年试种的50亩紫淮山已经在春节期间上市出售,每斤售价12元,主要通过“农超对接”的方式销往惠州市区、深圳和东莞等地,一度出现了供不应求。
周培岗告诉记者,在平潭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吃上生物肥”不止是紫淮山,合作社里的木瓜也是使用有机生物肥种植,销路也不错,今年以来已经有多家农产品销售公司主动上门找合作,希望通过网络电子商务的渠道把社里的农产品销出去。
阳光村的甜玉米、光辉村的优质稻、红光村的青椒、鹊地村的粉葛、张新村的红葱、江南村的白萝卜……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类似于平潭村的紫淮山,平潭镇各个村都依托自身的资源特点,形成了“一村一品”特色农业格局,并通过成立10多个农业专业合作社,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成果,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过程都纳入到了标准化的范畴。
数据显示,2013年,在“一村一品”格局下,平潭镇实现特色农产品播种面积143184.4亩,其中,粮食作物46750亩,经济作物96434.4亩;具有规模生产种养户达55 户,其中,种植50亩水稻以上的有4户、种植蔬菜100亩以上的有8户、种植甜玉米100亩以上的1户、种植水果100亩以上的有4户。
建设航空物流新城“空港经济”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
“平潭镇凭借土地资源优势,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了淮山、粉葛,红葱等特色农产品,初步形成了科学合理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但好的农产品需要更好的销路。”平潭镇党委书记曹伟力说,近年来,该镇鼓励农户引进特色农产品种植,以特色农产品创造了特色品牌,可市场的进一步推广却也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不过,一条来自于惠州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消息,似乎让平潭人看到了问题解决的办法:惠州机场有望今年底复航,并将打造成为省内第三大机场,除开通国内热门方向航线外,还将开通飞往韩国等国家和台湾等地区航线。
“依托惠州机场复航在即,我们规划了一个航空工业园,其中,主要的直升机项目总投资约300000万元,总占地180万平方米,总主体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含生产厂房,航空学院,运营公司办公场地,预计年产值100亿人民币。”曹伟力告诉记者,目前正在与美国一家公司进行洽谈,未来在该镇的空港经济区内将发展直升机制造、商务租赁等链条产业。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4-03-04/21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