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广东德庆柑桔树一年摇下30亿元


  全县柑桔种植面积由2002年的5万亩,发展到了2012年的30万亩,农户覆盖面达95%,成为农民稳定的主要收入来源。

  2012年柑桔总收入达30亿元,柑桔树真正成了农民的“摇钱树”。

  “这30亿元实实在在地进了农民的腰包。”梁为东自豪地说。

  记者在德庆街头看到,当地种植的龙眼正上市,售价1斤6元,是2003年的2倍。而2012年德庆贡柑田头收购价最高超过5元/斤,是2003年的5倍。

  2.助农增收·拓品牌市场

  投千万,全国打响柑桔“德庆牌”

  经验二:政府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农户无力解决,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品牌和市场难题,县委书记到北京开新闻发布会卖柑桔,政府到全国各地办柑桔推介会,打响了“德庆牌”,柑桔产多少卖多少,农民收入普遍快速增长。

  “农产品只有卖出去了,农民才有收入,才能实现收入增长。”2003年11月,谭培安带领一班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新闻发布会,着手开拓德庆贡柑的全国市场。2005年10月,他任德庆县委书记,直至2008年调离,连续6年在北京开新闻发布会推销德庆柑桔,被称为“卖柑书记”。

  发展和壮大主导产业的传统做法,是订计划、下指标,强迫农民种植,一旦出现价格低、销售难的问题时,政府往往束手无策。

  “这种计划经济惯用的行政命令方式,不适合市场经济。”谭培安说,要把农产品的经营权交还给农民,“政府要转变思路和职能,政府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农民迫切需要解决,而其自身又无力解决的难题。”

  农民的柑桔没有品牌,而打开全国市场需要响亮品牌。德庆县委、县政府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柑桔品牌。2006年12月6日,谭培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摆擂台,举办“首届中国品牌水果擂台赛”,德庆贡柑接受全国各地柑桔的挑战。经过一个月的交锋,德庆贡柑赢得“中国柑王”称号,一举成为国内知名的农业品牌。此后,德庆柑桔相继获得“中华名果”、“中国桔王”等称号,德庆县也被评为“中国贡柑之乡”,确立了德庆贡柑、沙糖桔在全国柑桔产业中的领先地位。

  戴炳垣说:“从2003年到今年,县政府从薄弱的财政中挤出1180万元,在全国各地举办柑桔推介会。农民柑桔不愁卖,产多少就能卖多少,农民从没有遇到因为市场价格问题导致种柑桔亏损的情况。”他介绍,全县建立了3个大型柑桔专卖市场、30多个果业公司和500多个加工场,形成长达30多公里的柑桔加工走廊,有1500名持证上岗的销售中介人员,在全国30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点。

  德庆县官圩镇官圩村50岁的梁金华,2001年开始在自留山上种沙糖桔。“怕卖不掉,只种了10亩。”2003年开始摘果,那时市场信息不灵,没有品牌,只卖1.7元/斤,当时已经算是高价。

  “2012年就不同了,官圩镇大街上和公路边连绵十几里,挤满了柑桔收购点,来自全国各地的收购商扎成堆。”8月22日,梁金华告诉记者,果农再也不需要到外地市场单打独斗地推销了,政府把销售市场做好了,果农都是在田头卖果。“2012年我的沙糖桔田头收购价平均3元/斤,价格比别人的高两三毛钱,5万斤沙糖桔卖了15万元。我卖的价高,是因为我了解市场信息,市场在我家门口。”

  品牌全国叫得响,大规模种植柑桔的农村专业合作社收益更大。高良镇腾龙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有200多户社员,2012年生产、销售900万斤柑桔。合作社负责人欧伟说:“以前没有品牌时,单个跑市场风险很大。一车柑桔拉到外省,不知是亏还是赚,因为没有知名度,没人买,价钱低,经常亏得连包装费都拿不回来。政府把品牌做大,全国的收购商上门收购,我们的收入稳定。”

  “1999年我仅种柑桔30亩,销路通畅后,种植面积扩大到了300亩。”欧伟说。

  戴炳垣说:“全县的果农都受益于政府部门创新服务开拓的全国大市场,农产品产业化,卖得掉、卖得好,收入普遍快速增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柑桔 主导产业 沙糖桔 施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