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最甜西瓜”让返乡青年轿车换三轮


 

  种什么,什么赔钱。往年从不愁销量的大白菜,当年不知为什么,就是没人要。莴笋长得惨不忍睹,自然卖不掉。大蒜也因为“不是红皮蒜不香”而被人拒之门外——马强创业第一年,以惨败告终。

  看着小伙伴们走的走,愁的愁,马强心里五味杂陈。想起创业之初扬言“要把规模扩大到肥西县乃至合肥市所有村,实现规模化、产业化、智能化”的得意劲,他还是决定再拼一把。“奔着梦想,不能放弃。”

  如今回顾一路走来受过的苦,吃过的亏,马强只有一个字:“值”。

  14个不会种菜的大学生村官和宅基地上的大棚

  有人会在满是石头的宅基地上建大棚、种蔬菜吗?马强和他的小伙伴们会。“地里能不能种出东西?”这种担心和创业的热情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作为第一批大学生村官,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木兰社区大学生村官马强心中始终怀揣着“在基层干事创业”的雄心壮志,无奈“激情一直无处释放”。直到两年后,木兰社区进行新农村建设,村民搬迁流转出70亩宅基地,马强终于等到了机会。

  现有的土地并不足够播种“梦想”。凭借两年的农村工作经验,马强找到木兰社区最有威望的长辈,请他出面说服村民提供肥沃的土地。“我们跑了好几次。对他很尊重,态度又诚恳,再说得可怜一点,终于把他打动了。”最终,他们得到105亩土地的租用权。

  经过多方努力,2010年12月,肥西县大学生村官创业园正式成立。14名大学生村官与一家农业公司合伙,承包下83个钢架大棚。然而马强的兴奋劲还没过,困难已经接踵而至。首当其冲的难题是,14个小伙伴里,没有一个人会种菜。

  毫无头绪的大学生村官们接受了合伙公司的安排,种了些“常用的”蔬菜,比如大白菜、莴笋、大蒜。“我们连技术员都没有请,以为那个公司的人都懂。没想到莴笋光长叶子,后来还生了病,又黄又枯。”马强说,“种了好多,最后能吃的没几棵。”

  马强和小伙伴们试图把仅存的莴笋送进大学食堂,可采购员看到这些莴笋“一层一层削掉外皮,剩下能吃的部分不多”,根本不买账。“我们知道饭店、食堂归卫生局管,就跑到县卫生局去沟通,最后才以很低的价钱卖掉了。”

  大蒜同样难逃被“贱卖”的命运。而大白菜干脆烂在地里,最后被老百姓拉回家喂猪。“虽然不赚钱,但至少卖出了一些,难过的心情有了一点安慰。”马强说,“被人拒之门外时我觉得,这可比做老百姓的工作还难。”

  从卖不掉的南瓜烂在地里到创业园再次瓜满藤

  第二年,他们决定改种精品南瓜。从农科院引进了精品南瓜种,又吸取第一年失败的教训,到县里请来了农业技术员。马强觉得,这次应该能打个翻身仗。

  谁也想不到,他们没能种出本应圆润光滑的“精品南瓜”,却种出了一堆让老百姓疑惑“能不能吃”的“奇怪南瓜”。

  借了一辆小货车,马强决定自己去卖南瓜。经历了被城管轰、被商户赶的窘迫,他终于在肥西县城杨桂塘市场争取到一个空闲摊位,市场管理部门还为他免去了摊位费。可是由于位置偏僻,生意并不好。

  马强又联系了一家超市。对方在他的“软磨硬泡”下勉强答应收一车南瓜。马强兴奋地把南瓜拉过去开始卸车,眼看一车南瓜即将卸完,超市负责人突然因为“南瓜不好看”改变了主意,只肯收下小半车。马强只好把卸下的南瓜又搬回车上。

  烂在田里的南瓜让马强觉得“很崩溃”。他憋着劲想扳回一局,于是改种了“最保险”的西瓜和豇豆。

  为了“节约人工费”,每天清晨五六点,马强和小伙伴们就起床和农民一起下地,拔草、传粉、采收。“几千斤豇豆我们自己挑出来,挑到两只手都酸疼得不敢放下来,捆豇豆捆到手都磨烂了。”马强说,“西瓜也要自己抬着筐一家一家超市送,一筐有100多斤重。”

  久而久之,有些小伙伴受不了苦,退出了创业队伍。每晚睡在潮气极重的活动板房里,马强的心情复杂极了。放弃的念头在他脑海中盘旋过,但尚未实现的梦想和小伙伴们的信任还是让他决定坚持下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南瓜 西瓜 莴笋 木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