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众多河流中,青格里河是一条小河。而山不厌高,水不厌深,青格里河的名气并不小:青河县因它而得名,阿苇戈壁因它而成为万顷良田。日前,记者走进闻名全疆的阿苇灌区引水工程,在8.8公里长的引水隧洞出口看到,青格里河“流”出的是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种植大户来“转场”
“一亩地种了四五千株,每株产一公斤左右,如果不缺窝,亩产4吨没问题。”望着辽阔的土豆地,肖伦满足地对记者说。
肖伦第一年到青河县种地,他是被招商引资“引”过来的,之前,他一直在新源县种地,接连种了十几年土豆,还和别人合伙办起了土豆加工厂。去年,青格里河水穿山越岭流入20余万亩的阿苇戈壁时,青河县一位领导劝他到新开发的阿苇灌区种土豆,因为这里的水土光热资源更充足。
阿尔泰山东南麓气候偏凉,土地又是新开的生地,适不适合种土豆?经过三番五次考察,肖伦认为,这里能长出沉甸甸的麦穗和向日葵盘,也一定能长出硕大的土豆。肖伦仅带了几顶帐篷和一对哈萨克族夫妻,帐篷撑在3000亩承包地旁即是家,哈萨克族农民阿里木哈孜和妻子当起了工头,夫妻俩负责在本地招工。
3000亩地的主人,是一些即将定居的哈萨克族牧民,他们以每亩300元的价格承包给肖伦,然后在阿里木哈孜夫妇的带领下务工。肖伦风趣地说,教牧民学会种地,是政府的最终目的,土豆收完后他要回新源县,明年再转场似地过来。等定居牧民学会技术愿意自己种土豆时,他就帮他们销售和加工。
阿苇灌区的种植大户,种植面积少则数百亩,多则数千亩。记者遇到一位名叫王强的种植户,来自乌鲁木齐,他明年要在此种一万亩地。一位名叫陈帅奇的种植户,来自河南,他种了650亩打瓜。他们的经营理念是,哪里耕地多、配套设施全,就到哪里投资。有了阿苇灌区,青河县4000余户未定居牧民不用转场了,种植大户却慕名来“转场”。
蜂农千里迢迢来放蜂
青河县是边城,也是山城,在阿苇灌区开发之前,全县只有20万亩耕地,人均不足3亩。缺乏连片种植,游牧气息浓郁,无霜期相对较短,这里少见蜜蜂的身影。穿行于灌区无垠的油葵地里,记者分明看到帐篷里居住的是放蜂人。
他叫黄明新,来自安徽,他的妻子、儿子、女儿和200多箱蜜蜂已在此陪他4个多月了。他说,以前也来新疆放过蜜蜂,但从没考虑过到青河县来,因为这里没有大片的油菜花或向日葵,野生果树和野花更是没有听说过。
今年3月,黄明新一家先把蜜蜂带到江苏的油菜花地,然后到河南的梧桐花丛,接着到甘肃的槐花林,他们一路向西,哪里有花就在哪里停留。今年5月,一家人走到石河子时,有人说,青河县新开的灌区内有成千上万亩油葵,但就是没有蜂农过去放蜂。他动心了,一家人租了一辆货车,带着嗡嗡飞舞的蜜蜂来到了阿苇灌区。
“我们这一行是靠天吃饭,可今天收获不少。”黄明新告诉记者。他说,遇到大旱、多雨或虫灾,种植户收成固然会受到影响,而损失最惨的是蜂农。蜜蜂如果出去采蜜,每箱可产七八公斤蜂蜜,如果不能出去采蜜,还要买来白糖、花粉来喂它们。他最害怕虫灾或铁锈病,因为种植户一打农药,蜜蜂便会被毒死,而阿苇灌区的气候、水土条件不存在这些问题。
现在,阿苇灌区的油葵成熟了,黄明新一家开始带上蜜蜂和收获的3吨蜂蜜回万里之外的老家。他说,明年,来这里放蜂的蜂农肯定不止一两户,灌区很适合种油葵和食葵。
牧民争相学浇水
在阿苇灌区二干管片区,水渠边竖着一排高大的宣传牌,上面显示着灌区高效节水方面的管理方式。青河县水利局技术员徐宏江说,阿苇灌区也是当地定居兴牧工程的饲草料基地,这里在解决用水问题的同时,也在设法解决节水问题。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用的是滴灌,苜蓿地里也是滴灌。记者走进一间活动板房,看到里面安装着苜蓿滴灌自动控制系统,操作人员在电脑屏幕上点击任一数字符号,与之相应的苜蓿地下,浅埋式滴灌阀门便会自动打开浇水。之前,青河县农牧民做梦都不会想到,含有高科技成分的灌溉系统能在这里应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3-10-10/32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