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吉林省女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农村妇女致富纪实


  “合作社是红太阳,社员都是向阳花。花朵朝阳开,团结力量大。不怕风吹和雨打,幸福的种子发新芽……”一曲老歌新唱,唱出了吉林省广大农家女对合作社的依赖和热爱。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农业劳动力女性化趋势日益明显,所占比率超过70%。为发挥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省妇联制订了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计划,实施了“三步走”战略,推动女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倍增、质量提升、功能拓展,实现了农业增收与妇女致富双赢。

  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

  在吉林省农村,遍地开花的女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几年前还寥若星辰的女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今已是繁星满天,从十几个发展到1910个,带动9.3万户农家走上富庶之路,显示出合作社的巨大正能量。

  今年52岁的张淑香说起合作社的事儿自豪而风趣:“一没留神我成为创办吉林省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第一人,还麻雀变凤凰当上了合作社理事长!”

  1999年,张淑香在自己居住的梨树县夏家村开了一个小卖店。由于价格合理,加上为人热情,乐于助人,小卖店日益兴旺,成了妇女们聚会聊天的“沙龙”。聊着聊着,张淑香听出了一些问题:因为中间环节太多,自己经销的饲料价格与出厂价相差好几倍,“这不让乡亲们吃亏了吗?”还有卖生猪的问题,因中间多次转手,“养猪的和吃肉的一个少挣钱,一个多花钱!”

  “如果自己去厂家直接购买,如果养猪户自己去找买主,如果……”张淑香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姐妹们一致推选张淑香挑头。于是,她带着各家各户的钱主动上门到厂家,直接购进了饲料。接着,她又组织养猪户直接与买主对接。几番行动下来,村民们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养猪户一下就从几户发展到了32户。

  得知此事的县妇联欣喜不已,对张淑香给予了鼓励和支持,带她参加了农民合作社培训班。充了电的张淑香信心大增,在2000年成立了“夏家女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此打破了单家独户的旧模式,遵循“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办、民营、民受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办社宗旨,实行统一购料、统一销售,张淑香与村民们走上了相互合作的康庄大道。

  合作社带来了新生活

  在农安县陈家店村的蔬菜合作社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正在摘选蔬菜的妇女们个个衣着整洁鲜亮。年近60岁的陈秀荣说:“过去一人在家围着锅台和庭院从天亮忙到天黑,有时头不梳脸不洗,现在在合作社干活,就像城里人上班一样。”

  一天晚上,在集安市凉水镇信源米业合作社的大院子里,近百名妇女坐在一座座十几平方米的玉米“楼”上,欢声笑语地码着玉米。几乎是同一时刻,大家抬头一望,顿时惊叹声一片:黛蓝色的天幕上,繁星闪烁,明月皎洁,在小山村生活了几十年,才发现家乡的秋夜景色竟这么美丽。这时,不知是谁引头唱起了“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深情而悠扬的歌声飞向夜空。

  此情此景,让合作社带头人佟金华感慨万千:“姐妹们太需要文化生活的滋润了!”接下来,合作社购买了腰鼓、彩扇和一些乐器,扭秧歌、打腰鼓、走篝火、开演唱会,成了妇女们劳作之余的文化盛宴。妇女们发自内心地说:“合作社带给了我们新生活!”

  “新生活带给妇女们的还远不止这些”。据省妇联农村部工作人员介绍,如今,全省符合条件的女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建起了妇女组织和妇女之家,定时定期组织妇女学习文化科技知识,开展文体活动。同时,妇联组织还将合作社纳入基层维权网络,利用妇女维权站、巾帼志愿者等维权资源,为社员们提供权益维护、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一些合作社还建立了恳谈会制度,即时掌握社员的思想动态,了解最新诉求,化解矛盾纠纷。

  让妇女提升幸福指数

  创办女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妇女工作与妇女致富增收、进步发展双赢,让更多的妇女在增收致富中提升幸福指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大贡献。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饲料 蔬菜 种子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