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福建省德化县:高山生态茶绿满山


 

福建省德化县:高山生态茶绿满山

谢成伙、黄燕华夫妇在茶园辛勤劳作

  在汤头乡草村村黄坑角落山上小路的尽头,成片的在高山生态茶郁郁葱葱,青翠可人,每片绿叶都吮吸着天地之灵气,远远望去,一层层,一陇陇真是壮观。这片茶园的主人就是谢成伙,草村村一名普普通通的村民,他致力于发展种植业,成为村里发家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和帮助一批贫困村民脱贫致富,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

  勤劳质朴

  开创致富路

  “这茶好香啊!等会我要买20斤送人,麻烦你帮我打包一下!”笔者刚走进谢成伙制茶厂的接待室,就听到顾客连连称赞。坐下细细品味,果然是清甜可口,喝完清香犹存。

  说到这高山生态茶的生产,谢成伙很谦虚,他说自己并不是专业的制茶专家。在生产茶叶之前,谢成伙也曾在外打工,后来常年开拖拉机为别人载木材,平时还到山上割松脂,日子过得很清苦。喜欢品茶的他无意间发现德化还很少有人种茶,大家所喝的茶很多是从安溪等地购买的,他发现这是一个商机,可以往这一方面发展,于是就到林业局咨询了专业人员,并请专业人员到草村村实地考察,确认这个地方海拔较高、气候适宜,适合种植高山生态茶,他便到安溪这个“茶叶之乡”边打工边拜师学艺,找当地的茶叶种植专业户学习了3年的种茶制茶技术。

  2008年,谢成伙经安溪宗亲介绍,从安溪购买引进了安溪茶种,承包30亩山地开始种植茶叶。刚开始,他和安溪的茶叶制作商合作,他只负责种茶,茶叶的成品制作都是由安溪的茶叶制造商完成。后来种植规模逐渐扩大,由原来的30亩发展到80多亩,茶叶长势良好,他的心里乐开了花。此时的谢成伙已不再满足于种茶。“我要自己制茶,不要依赖别人,给自己创造一个独立的发展空间。”

  想要自己做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建造制茶厂、置备制茶的机器设备都需要一大笔的资金,谢成伙正为缺少资金而发愁的时候,汤头乡计生协会得知这一情况,立即帮他安排了“幸福工程”资助款1万元,今年初乡计生协会借助上级小额贴息贷款优惠政策,在信用社也帮其联系解决了资金3万元,还帮其免去了贷款利息负担,除此之外,他还自己到银行贷款5万元。资金问题解决后,他就在草村村黄坑角落建起了一座制茶厂,配齐制茶设备立即投入使用。这样,谢成伙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大力发展茶叶种植及加工。

  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谢成伙主要制作清香型优质茶叶,深受顾客喜爱。由于制茶厂建在公路边,平时往来客人多,茶叶销售好,再加上谢成伙的高山生态茶品质优良,清香可口,春茶最高每斤可卖三百多元,秋茶最高每斤可卖五百多元,年平均收入可达10万余元。

  “我种植高山生态茶,所使用的肥料都是羊粪等家用有机肥,确保是原生态、健康茶。我种植茶不求数量,而讲求质量,质量第一,数量第二,这也是我们茶叶销量好的主要原因。”谢成伙说,去年就有一位海南来的顾客,非常喜欢他的茶叶,就采购了几百斤,因一时没有准备好,还有一部分茶枝没捡,这位客人竟在一旁看了好几个小时,好像是担心这些茶叶会被人偷走似的。

  今年,谢成伙加入了“德化县吉盛农民合作社”专门生产高山生态茶。除了种茶,谢成伙还进行多样化经营,种植了300多株水蜜桃,这些水蜜桃又大又甜,深受人们的欢迎,水果批发市场每年都以每斤4元的高价向他收购,仅卖水蜜桃每年就可收入3万多元。同时,他还种植了一片景观树,主要有含笑和蓝花楹,并套种些桂花和茶花,这些树苗长势良好,有望获得可观的收入。

  乡邻友爱

  分享幸福成果

  谢成伙今年39岁,家中父母健在,还有3个妹妹,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谢成伙在忙于种茶种树的同时也总是不忘孝敬父母,经常回家看望,嘘寒问暖。他和妻子黄燕华在生下一个儿子后,便自觉落实了节育措施,如今这孩子在上涌读初二年级,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很乖巧,父母忙时他都会主动帮忙打理家务。

  记者刚到谢成伙的厂里时,已是午饭时间,谢成伙在接待买茶叶的客人,妻子在挑拣茶枝,乖巧懂事的儿子正在小厨房里烧火煮饭呢。谈到他的儿子,谢成伙夫妻二人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确实很懂事,每到周末或是放假期间,他都会到厂里来帮我们挑拣茶枝、烧火煮饭,到茶园帮忙除草,有儿子帮忙,我们的确轻松了许多。”谢成伙对他的家人赞不绝口,“我种茶、种树也少不了妻子的支持,她不仅在精神上支持我,也为我付出了不少艰辛,陪我走过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她是我的精神支柱,我不能不感激她。”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茶叶 高山 水蜜桃 茶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