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贵州平坝县:石旮旯地种出“致富果”


石旮旯地种出“致富果”

——平坝县高寨村巾帼金刺梨种植专业合作社创业小记

  “高寨巾帼真能干,天天围着基地转。坑边种出致富果,率先小康作典范。”这是平坝县高寨村群众为该村金刺梨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办人赵启菊、石明英、石林芬三姐妹编写的顺口溜。

  2011年,赵启菊、石明英、石林芬三姐妹积极响应安顺市委、市政府号召,成立了高寨村巾帼金刺梨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银子坑发展安顺金刺梨特色农产品种植业。经过一年多努力,昔日杂草丛生的石旮旯地,种上了满眼青翠的“致富果”。

  租土地 筹资金 甩开膀子干事业

  赵启菊、石明英、石林芬创办合作社前,都有自己固定职业。2011年11月,三人从电视上了解到安顺市大力发展金刺梨种植业后,认为这是一条发家致富的好路子。

  说干就干,她们先是到外地参观金刺梨种植基地,然后是向村民流转连片土地,接着筹集资金。

  为了流转200多亩连片土地,她们跑了103户人家,花了30多天,每天到村民家做工作到12点。土地到手了,但占用了大量的资金,水、路、房子、山坡的开垦都需要钱。三姐妹变卖自家首饰、向亲戚朋友告借,又向银行贷款,筹集资金60多万元。

  为了节约开支,三姐妹干起了男人的活,每天早上5点钟就到基地,扛大锤修路,推机公车运肥,挑 农家肥爬坡,挥锄头种苗。累了就在草蓬下睡,饿了就啃几个烧包谷,渴了就到山间水井里捧水喝。一年365天,大多吃在山上,睡在山上。有一次,三姐妹实在 累了,倒在一大蓬刺下睡熟了,一条蛇从三人身边梭过,竟然毫无察觉,路人看见后告诉她们,三人吓得直冒冷汗。

  正是凭着苦干实干,一年下来,合作社节省劳务费4万多元。她们的精神和行动也打动了村民和各级 部门。村民们说,像她们这样吃得苦下得烂的妇女很少见,值得全村妇女学习。县妇联为她们办理了8万元的小额贷款。县工商局给她们办理了小微企业补助,解决 了合作社发展资金“瓶颈”。

  学科技 学管理 展巾帼创业风采

  为掌握金刺梨种植科学管理技术,她们请种植专家到基地手把手现场培训,请安顺市妇联领导到合作 社为妇女们讲解创业的意义,请平坝县工商局领导培训如何创办小微企业等。三姐妹在创业过程中,学会了管理和沟通,合作社建立了工作、财务、用工、会议议事 的多项制度,并认真履行,学会了用心做事,诚信做人,学会了包容和沟通。她们三人有个小小约定,无论为工作、私事发生争吵,5分钟之内必须说话,体现了三 人同舟共济的决心。

  她们的创业精神得到了各级的认可和肯定,今年,合作社获全国妇联“双学双比先进集体”,“安顺市科普先进集体”、“安顺市巾帼创业示范基地”等称号。目前,平坝县妇联正在积极为合作社申报“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抓产业 促就业 携手共圆小康梦

  高寨村青年人大多外出务工,家里剩下老人和留守儿童。合作社成立后,三姐妹主动请她们到基地务 工。58岁的朱发秀去年在合作社挣了4000多元,买了一台电冰箱和电视机。“以前我在家里带孙孙,三个嬢嬢种上刺梨后,我就在她们这里做活路,这样既挣 点针线钱,又为子女减轻了负担。”60岁的宋德芬老人说。目前,合作社成功培训107人,解决了87名村民就业(大多40-65岁),带动50亩以上12 户村民发展种植业。

  合作社计划在现有460多亩金刺梨基础上,立足农业生态观光,以金刺梨种植为主,蔬菜、中药、精品水果等为辅,力争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巾帼农家乐,带动周边200多户村民发家致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刺梨 土地 开垦 农家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