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泸州纳溪竹林鸡 标准生产利不低


 

泸州纳溪竹林鸡 标准生产利不低

  满山翠竹绿意盎然,郁郁葱葱;崭新的鸡舍错落有致,林间水泥道路交替连接;一只只土鸡在悠闲地寻觅着虫子、草芽……这是近日笔者在纳溪区大渡口镇平桥村1组木姜岩林下鸡养殖基地采访时看到的一幕。昔日无人问津的荒山,如今变废为宝,成为名副其实的宝山。

  “让人很难想象,这里两年前还是一片荒山,而这一切变化都是源于镇上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扶持我们发展林下养殖业的结果。”平桥村村委会主任张帮成十分感叹。

  三农户“抱团” 打造标准养殖基地

  “这批鸡苗是前几天才投放的,刚好能赶在春节时出栏,按目前的市场行情计算,预计收入20万元不成问题。”看着林间成群的小鸡欢快追逐、觅食,养殖大户邓立超情不自禁地和记者算起他的增收账:“我这片竹林约有30亩,每年出售竹片的收入在两万元左右,现在实施林下养殖,按每亩投放50只林下鸡计算,每亩林地的产值在原来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两倍,很划算。”

  看到附近很多村民通过发展林下鸡养殖业不仅盖起了小洋楼,还买起小轿车和高档家俱时,邓立超心里痒痒的。自己家门口就有优良的林地资源,为何不好好利用一下呢?今年,邓立超和邻居张泽富、邓国喜商量,决定合作建林下养殖基地,实施“抱团”养殖,以破解资金、技术和市场等难关。说干就干,邓立超不仅在自己的30亩自留山上建设了标准化鸡舍,还和合作人一起从附近村民手中流转了200亩山林,在村“两委”和镇畜牧兽医站的帮助,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一个标准化林下鸡养殖基地。

  其实,邓立超等人发展林下养殖业,除了看准家门口优良的林竹资源外,还瞄准镇上优惠林下养殖扶持政策。

  “对在项目区新建标准化林下鸡养殖基地,镇上都要按政策给予大力扶持。”大渡口镇分管副镇长龙腾梅说:“除了加强技术指导外,在规划范围内新建鸡舍每平方米给予120元补助,以调动广大养殖户的积极性。”

  “目前,我们基地建有标准化林下鸡圈舍1000平方米,首批投放了1200只鸡苗。按目前的规模,年出栏4万只土鸡不成问题。”今年,在邓立超等人的带动下,平桥村木姜岩养殖区周边有10多户村民也加入了小规模养殖行列。

  夫妻“二人转” 五年坚守让荒山流金淌银

  说起发展林下养殖业,今年39岁的大渡口镇平桥村3组黄同均可以算得上他们中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2004年,外出打工返乡的黄同均夫妇俩投资10多万元从事生猪养殖。由于盲目扩大规模,又受当时低迷生猪市场行情冲击,一年下来,黄同均不仅血本无归,还欠债10多万。无奈之下,黄同均夫妇俩又外出打工争钱还债。

  “我在哪里跌就要在哪里站起了,我就不信我就不能在这片山地里泡出金子来。”2009年,还清债务的黄同均又回到家乡从事养殖业,他不仅在自己的山林中建起了标准化养猪场,还承包附近村的一片竹林放养土鸡,实行循环生态养殖。丈夫运输食料、跑销路,妻子在家饲养猪和鸡,黄同均夫妻俩唱起了“二人转”。2011年,黄同均的林下养殖场出栏生猪400多头,出栏林下土鸡两万余只,利润达30多万元,淘得了林下养殖“第一桶金”。

  “这里的鸡吃的是虫子和草芽,喝的是地下井水,呼吸的是清新的空气,产的蛋是标准的‘绿色食品’,在城里销路非常好,我隔10天来购买一批鸡和蛋”在现场,泸州城里一客商说。由于黄同均的林下土鸡采用纯天然放养,深受凤凰湖景区旅客和周边农家乐商家青睐,几乎在家中就被顾客抢售一空。

  “我是农民的儿子,喜欢在自己的土地上干事业,而且自己当老板很自由。”目前,黄同均的生态养殖场年出栏生猪600头,林下鸡4万只,年产值近100万元。但是,尝到生态养殖业甜头的黄同均没有止步,又投资120万元在该镇双龙村建一个标准化养殖场。

  龙头带动 3000养殖户实现增收

  “我们合作社出栏的林下土鸡实行订单销售,每天都有300只土鸡直销城区的几家大餐馆,每只鸡的利润不低于20元。”谈起目前林下土鸡的市场和前景,大渡口镇双龙村尖坡岩专业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刘朝阳淡定而自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养殖基地 竹林 林地 养殖大户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