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走基层看变化】山丹:培训成为农民致富“金钥匙”


  “政府不仅给咱教技术,还派专家上门服务,有了技术培训这把‘金钥匙’,不愁致富的大门打不开啊。”在山丹县位奇镇十里堡村盛果农民创业园的葡萄大棚里,参加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农民张银说。

  去年,这个县结合双联行动,启动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通过摸底排查,掌握农民群众的技能培训的意愿,确定了重点培训项目。今年确定的设施 葡萄栽培与管理、双孢菇种植、测土配方施肥、马铃薯综合丰产栽培及保护性耕作等8项重点技术,做到了培训内容与农户需求的有效对接,成了全县农民致富奔小 康的“贴心配方”。

  县委组织部联系东乐乡以来,组织12户养殖农户投资建设窑湾养殖小区,联系市、县畜牧专家“传经送宝”,对农户进行技能培训,使养殖小区的羊存 栏量由300多只增加到1200多只。养殖小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系统的技能培训,带动了大寨村的分户养殖,村民张华在自家后院也盖起了暖棚羊舍,羊存栏量 由80只增加到200多只,羊只个个膘肥体壮。

  现场技术培训是农民群众最受欢迎的培训方式。山丹县采取制定标准规范、领导联系指导、部门结对帮扶、加大投入保障、评估督查强化等措施,依托农 民创业园区、规模养殖小区、温室大棚、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农民群众家门口的“学用结合”式培训示范基地,用身边的成功典型引导培训周边的农民群众, 使每个培训基地变成了群众开阔眼界、学习技能的好去处。

  “我以前打过工、贩过煤,怎么折腾也没有现在流转土地种植马铃薯来得踏实……”清泉镇郑庄村培训基地的农民郑雪良说,通过培训他掌握了如何规模化经营优质马铃薯产业,并成立山丹县互惠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00多亩种植“订单”马铃薯。

  如今,全县各个双联点,成为各类培训示范基地。陈户乡盘山村现代农业培训基地,成为全县农民设施农业和设施养羊技术培训示范典型;山丹县寒旱区 现代农业培训示范基地,为全县发展设施葡萄和双孢菇产业培养了一大批农民技术骨干。通过培训也培养了一批农民科技指导员,既能带头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 种,又能为群众手把手解疑答难、传授技术,解决了农业科技培训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技能培训 农民群众 马铃薯 养殖小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