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些香瓜的秧苗长势多好。”吉林市丰满区前二道乡肢体残疾农民黄文昌指着绿油油的瓜秧兴奋地对记者说。再过两个月,香瓜就熟了,今年又是丰收年。
第二十三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记者随中国残联来到吉林市采访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时了解到,吉林市自2007年开展“带传培训工程”以来,全市76个乡镇有43373名残疾人参加了该工程培训。
吉林市残联理事长刘宝忠介绍说,吉林市有各类残疾人31万,其中农村残疾人有17.1万。2007年,吉林市探索实施了“一带十传百培训计 划”,2008年被吉林省在全省推广为“带传培训工程”,即在每个乡镇至少培训一名残疾人“一级带头人”带领数十名残疾人“二级带头人”,向数百名残疾人 (各村残疾人)传授农业生产技术技能的培训计划,所有参加“带传培训工程”的残疾人每年至少接受两次以上的农业技术培训,并跟进实施了“农贷贴息计划”, 帮助农村残疾人实现生产增收,经营增效,收入增长。
刘宝忠说,在实施“带传培训工程”前的2006年,吉林市农村残疾人家庭年收入只有1350元人民币,占当时全市农村人均收入3570元的38%。
截至2012年,参加“带传培训工程”的农村残疾人家庭人均年收入达到了5260元,是2006年的3.9倍,占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10元的70%,大幅缩小了与农村居民平均收入的差距。
黄文昌说,自己受益于“带传培训工程”后,被乡里推荐为丰满区前二道乡的一级带头人,从此他在业余时间开始各村走动,寻找有种瓜愿望的残疾人,组织他们到自己家培训,帮助他们种植香瓜增加收入。
此后,他逐渐掌握了更多的工作方法,定期对各村二级带头人进行培训,并扩大培训范围,发展培训人员,培训的内容也从原先单纯的种香瓜技术发展为更多品种的瓜果蔬菜种植和家畜家禽的养殖。
到2012年末,黄文昌所在的前二道乡获得培训的残疾人有434人,种植香瓜的残疾人达到50人,形成了年产20万斤香瓜和11万斤反季节蔬菜的经济联合体,人均增加收入20000余元,安置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就业14人。
同为肢体残疾的马洪贵是吉林市昌邑区孤店子镇的一级带头人。他经过20多年的奋斗,创办了吉林市吉得利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主营业务是速冻甜 粘玉米及其制品。成为“带传培训工程”的一级带头人后,他创立了“公司加农户”的带传方式,形成“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经营联合体,每年收购残疾人农户的甜 粘玉米都要高出市场价格的5%左右。
马洪贵说,6年来,公司为参加带传培训的残疾人让利30余万元。同时,公司安置17名残疾人长期就业,每年季节性用工残疾人至少100人。
2012年7月,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新宪在实地考察吉林市“带传培训计划”时说,该工程不但帮助残疾人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还在广大农 村建立了坚实的基层残疾人工作组织网络,延伸了各级残联的管理和服务的触角,有效地解决了各项富民惠民政策落实到残疾人“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据中国残联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其中70%的残疾人生活在农村地区,由于残疾影响、受教育程度偏低、缺乏技能和机会不均 等原因,绝大多数农村残疾人家庭的生活水平远低于一般农民家庭,有20%以上的残疾人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下。残疾人仍是中国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最重、扶持 难度最大、返贫率最高的特困群体。
对此,中国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近日下发通知确定,2013年5月19日第二十三次全国助残日主题为帮扶贫困残疾人,目的是要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残疾人贫困问题的关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3-05-17/5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