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是吴栋材命运的转折点,更是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脱贫致富的契机。这年,吴栋材由十四大队被调派到二十三大队(现永联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三年两涝是永联,土当茅屋头枕田,年年破袄作新衣,一年到头愁用钱”这是上世纪80年代永联村的真实写照。现如今漂亮的公寓、宽阔的厂房、平坦宽敞的马路、曲折的水榭、恢弘的欧式议事厅……35年间,在吴栋材的带领下,沙洲县(今张家港市)那个最小、最穷、最乱的村,变成了“全国文明村”和闻名全国的经济强村。
如今,这位老书记已年过古稀,却仍旧坚持走在让农民过上好日子的道路上,是什么支撑着吴栋材给永联村带来如此巨变,并支持他不断前行呢?
一种村民利益举过头顶的村官情结
1936年,吴栋材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解放前属于雇农身份,主要靠父母租种地主家的地,幸运的是父亲有一门厨艺技能,大户人家红白喜事还可以贴补些家用,勉强生活。尽管家庭生活困难,父母还是节衣缩食,把长子送到附近小学读书。
然而就连这点简单的幸福却也在1949年消失殆尽。母亲因病突然离世,使13岁的吴栋材一夕间长大,家里11口人的吃饭问题,全部落到了父亲吴天宝的身上。他不再奢望能够继续读小学,为了能够让爷爷、弟弟妹妹吃得稍微饱一点,既自尊又好强的吴栋材拉起弟弟的手去要饭!
为了能够换了一个富裕户的两张玉米饼子,吴栋材带着弟弟套上驴套,推着比他们还要高的磨盘,从白天干到深夜,磨完一担子玉米后,累趴在磨坊。第二天早上看到金黄诱人的饼子,吴栋材却舍不得多看一眼,赶紧揣到怀里,想到病床上的爷爷、饿的面黄肌瘦的弟弟妹妹,吴栋材笑了。
十三四岁,正是一个孩子享受春风雨露的年纪,而吴栋材却同父亲一起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生活最贫苦的人,最有改变贫困生活的愿望,也最能感同身受百姓的疾苦,才能时时处处把“村民的利益装在心里举过头顶”。
1953年,吴栋材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有过真枪实弹的考验。“那一仗,打了七天七夜,我们连队150人只剩下40来人,还都带着伤。我的那些牺牲了的战友,他们是那么的年轻……”他说,“我能捡回一条命活了下来,没有理由不为社会多做点贡献。”
一种说了就算定了就干的求实精神
部队生涯和战火锤炼,使吴栋材形成了果断干练、雷厉风行、说话算数、定了就干的工作作风。
吴栋材调至永联村任党支部书记时,面对一个问题成堆、人心涣散、贫困落后的烂摊子,他首先深入到群众中去,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积极沟通党群、干群关系,关心群众疾苦,并且同全体支部成员一起,主动在全村干部群众面前“亮相”,破除“三种思想”,树立“三个观念”:一破临时思想,树立长期扎根在永联的观念;二破来永联吃亏的思想,树立一心为振兴永联,一心为群众谋福利的观念;三破“要我干”的思想,树立“我要干”的主人翁观念。
吴栋材以这“三破三立”向全村群众表明,新的党支部将为彻底改变永联面貌争当“永久”牌,决不当“飞鸽”牌。
到永联村的第一年冬天,党支部便迈出了治穷致富的第一步:改造低洼地,开挖鱼塘,发展副业,调整产业结构,全村出动300多个劳动力,奋战100多天,挑土近5万立方米,开挖成精养鱼塘60亩,同时改造了鱼塘附近的低洼地。为了打响这第一炮,吴栋材和支部一班人,整天和群众一起泡在泥里水里,身先士卒。第一年,鱼塘就获得5000多元利润,改造后的低产田也提高了产量。
到了80年代初期,永联村积累了几十万元资金,吴栋材觉得总是“小打小闹”发展有限,开始有了新想法。在对市场的长期关注后,他敏锐地察觉到,苏南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开始盖起了楼房,农村“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时代即将到来,盖楼房需要大量的钢筋,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于是就从国营大厂买了一台淘汰的轧机,开启了永联钢铁产业的大门。
与吴栋材一同工作27年的永联村党委委员黄均时这样评价这位老书记:“老吴书记很有想法,对市场有很敏锐的洞察力,更有在关键时刻一锤定音的魄力。当初搞钢铁生产时,领导不支持,群众也反对,风险太高,而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3-04-16/14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