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练伟文:从种养白丁到火龙果专家


 

练伟文:从种养白丁到火龙果专家

由于家庭贫困,练伟文14岁就辍学在家务农,最终选择了种植红肉火龙果。

  “一两天不来田里看一下,我就会觉得不舒心。”来自三乡白石村岐黄村的练伟文笑道。50来亩地上,火龙果很快就会挂果进入丰收期。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练伟文十分谦虚:规模还不够大,还需要更加努力。

  作为三乡镇2012年度的“创业之星”,练伟文的创业诀窍并不复杂。在他看来,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努力学习开拓就是跨过一道道坎的不二途径,这也让他从一个火龙果的种养白丁成长为专家。

  不退缩一亩一亩尝试克服种养困难

  小时候,由于贫穷,练伟文年仅14岁就辍学回家务农。在他的工作表上常常列了一串:看过牛,学过厨艺,当过客车售票员、司机,跑过出租车,拉过海鲜批发,开过个体小商店……

  2005年,一个机会让练伟文接触到农业。当时,村里决定将一批山头承包出去,练伟文和另外几个朋友一合计,决定承包下一些林地。2005到2008年间,他和友人先后承包三合村、岐黄村山林600多亩,除了原本就存在的桉树之外,他又尝试种植沉香20多亩,绿化树木等20多亩。

  山林的管理并不难,但很快考验练伟文的时候到了。2009年开始,他在竹溪村承包了30亩农田地,决定开始种植新兴热带红肉火龙果,“刚开始是因为朋友种了,感觉效益还不错。”

  但刚刚进入这个行业,一系列的困难就摆在了眼前,“此前从来没有种植过火龙果,只是白纸一张。”他说。实际上,资金筹措、计划规划、基础建设、水电路径、组织劳动人员选种,生产、病虫害技术及田间管理一股脑摆在了眼前。

  与树木不一样,红肉火龙果要“娇嫩”得多。一开始,练伟文种下3万株火龙果苗,但3个月后,他却傻了眼:7000多株苗蔫死在田里。

  “那个时候我也没有退缩过,只是一门心思地想,无论多困难,一定要搞好。”他说。

  没有技术、经验,他就“缠”上了一些种植火龙果多年的种养户,听取他们的意见。回来后,又在自己的田地一亩一亩地进行尝试,最终找到可以控制的办法,“后面才发现,原来是感染上菌了,因为我刚开始种下的时候没有对土地进行消毒杀菌。”练伟文说。

  经过了三年多的尝试,如今他已经轻松地掌握了火龙果种植、开花、结果、除虫等种养技术和规律。

  不言累开花期加班到深夜

  走上正轨之后,练伟文又多承包了20多亩土地。种养得法,再加上火龙果开始进入丰收期,这50多亩火龙果的产量正在大幅度攀升:第一年,亩产1000斤不到;第二年,亩产已经有2800―3000斤;今年,预计亩产可以达到3500―4000斤。

  在创业的过程中,练伟文坚信“勤奋耕耘”四字。尽管基本掌握了火龙果的种养技术,但他并没有闲下来。每天早上五六点钟便早早起床,随后他要赶到田里给工人分配好一天的工作。

  “田里每天都有变化,所以不能放任不管。”他说。

  如果碰到火龙果的开花期,他则还要加夜班。“火龙果一般是在晚上八九点钟才开花,第二天天亮前就谢了,所以只能选择在晚上为它们授粉。”他说。

  据介绍,在开花时,练伟文一家人和工人就必须在忙碌到深夜:一般情况下,他们从晚上8点多开始上“夜班”,往往要忙碌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才能收工。这样忙碌的夜晚,往往要持续十余天,每年约有4个月需要加班。

  目前,练伟文考虑得更多的已经不是田里的事情,他将目光放在了销售上面,“今年的大环境比较差一些,火龙果丰收,但价格、销量估计都比去年要差”。

  对于农业来说,拓展销路才是持续下去的关键,因此,练伟文也没少在销售上想办法。“这个时候,就要去拜访一些老客户,再给一些新客户派名片,争取更多的客源。”他说。接下来,除了广州江南批发市场等大市场,三乡、板芙、坦洲等也列入了练伟文的开拓表。

  不满足“多条腿走路”瞄准农业旅游

  这两年来,练伟文也带动了自己在三乡、板芙等地的几位朋友种上了火龙果。“我一般会建议他们从几亩、十几亩开始种,先学习如何种植,以后再看情况慢慢扩大规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火龙果 土地 沉香 树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