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四川叙永县:利用沼液肥竹林 林下养猪好心情


  今年23岁的陈爽,是叙永县向林乡小有名气的养猪大户。20多岁的年轻小伙子,看上去脸上稚气未退,但干起养猪这块绝活来,还真有“几刷子”。2008年从部队退伍的陈爽回到家乡,看到家乡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毅然决定干起养猪这个行当。

  而他的养殖也不并是单纯的养殖,他采用“猪―沼―林”生产模式,在养殖600多头猪的同时,还种植竹子上千亩,既推动了养殖业的发展,又发展了竹产业,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在陈爽种植的1000多亩竹林基地里,一株株竹子根粗叶茂, 长势喜人。“本来竹子生长是不需要肥料的,五六年时间可成材,但用农家肥一催,竹子便会‘疯长’,三年时间就长成材。”陈爽说,几百头猪每天产生的粪便就有好几吨,要实施无害化处理,除了建沼气池,供全家生活用气、电灯照明,干粪还可以作为农家肥使用。

  而如此多的农家肥,除了供应自家几亩责任田土外,还有大量剩余的,全部用在他的1000多亩竹林基地里。陈爽说,“利用沼液肥竹林,又改变了猪场的环境,我认为这种猪沼林的种养殖模式,是一种生态模式, 可以实现养猪跟种竹的双赢。”

  陈爽的养殖场是叙永县向林乡利用猪沼液种竹的一个缩影。该乡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为主,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每年出栏生猪上万头。近年来,该乡采取政府主导,种养殖户自愿的原则,通过招商引资、股份合作等形式,鼓励生猪养殖大户利用生猪产生的粪便建沼气池,在周边的空地里种竹造林,再利用沼液作为种竹造林的“催化剂”,形成循环利用、生态发展的种养模式。政府还免费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和种苗,全乡种植用材竹林14万亩。

  在外创业的不少青年,看好这种模式的市场潜力,回到家乡利用自己的积蓄或与别人合资办起了养殖场,租赁大片的荒山栽竹造林。回乡创业青年陈荣说,“把种竹跟养猪联在一起,再建一个渔塘养鱼。我认为这种模式,会给我带来更大的效益,会赚更多的钱。”

  向林乡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向林乡的优势在种竹,潜力在养殖,种养结合,实现养猪与种植业的协调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提高了养猪的经济效益,两者互补,必将助推农民增收、竹农致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竹林 造林 农家肥 森林覆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