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吉林延吉市五道村:“石海”成了致富金字招牌


  时下,去延吉市三道湾镇五道村,不仅可以欣赏百万年前形成的石海奇观,还可以买到肥厚细腻的黑木耳等土特产。近年来,五道村依托本地新生旅游资源,实施招商引资,大力开发土特产品,农民收入实现了多途径、多收益。近日,记者走进五道村,探访该村土特产品经营之道。

  记者刚入村口,便看见一面写着“五道石海”的大型广告宣传画,村路上随处可见标示石海景区方向的指示牌。“既然到了咱们村,就一定得去看看五道石海。”五道村村委会主任金龙源热情引导记者走向石海景区。翻过一道山梁,眼前豁然开朗,无数灰白色岩石从顶向下呈半环形铺展开来, 黑色、褐色的石头点缀其间,一望无际,人们被来自洪荒太古的壮观与神秘所震撼。金龙源告诉记者,2010年,这片石海被鉴定为玄武岩石头群,形成于约100万年前,比长白山山系形成期还早70多万年,面积达100多公顷。

  “自打发现这片石海后,我们村的生财之道就越走越宽。” 金龙源告诉记者,五道村人口少,耕地更少,全村170户村民,耕地只有43公顷。近年来,不少农户发展食用菌产业,但经营方式零散,难成大气候。去年开始,三道湾镇把五道石海作为重点景区开发,小小的五道村迎来一批又一批全国各地的“驴友”,离开时都希望购买一些当地土特产品,为该村发展食用菌产业创造了难得机遇。2011年8月,延吉市商人柳万哲被五道石海旅游资源吸引,投资200多万元成立三道湾镇石海土特产品有限公司,拉动五道村食用菌产业发展壮大。

  三道湾镇石海土特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柳万哲带记者走进了公司生产厂区。厂区占地1500多平方米,烘干室、除尘间、培育室、储藏室、包装车间一应俱全。在包装车间,身着蓝衣白帽的公司员工们,在生产线上将脱水木耳除尘、分级、真空包装、装箱入库,整个加工过程一气呵成。员工金龙玉告诉记者,在这里打工的都是五道村村民,农闲时节来这里挣“外快”。他家两口人,春天种植两万多袋木耳,忙完后就到公司打工,生产期每个月工资3000元。2012年,自家木耳纯利2万多元,打工又挣到2万多元,全家纯收入有4万多元。

  柳万哲笑着说:“大伙工资高,也是因为咱们效益好。”他告诉记者,依托旅游业,公司的真空包装黑木耳很快打开了市场,深受州内外土特产品经销企业青睐,春秋两季就卖出40万袋,公司年纯利60多万元。等到明年旅游旺季,借助游客光临五道“石海”的有利时机,企业木耳销售量还会进一步提升。下一步企业将开发香菇、榆黄蘑等土特产品,采取五道石海特色的营销策略与包装方式,挖掘更广阔的市场。

  金龙源说,五道“石海”旅游资源与土特产品企业的落户,为该村农民开辟出新的增收渠道,黑木耳成了“抢手货”,游客抢着买,企业来收购。不仅如此,每年企业还雇佣近40名村民从事生产包装,年均工资逾2万元。如今,全村有近30家农户经营黑木耳,规模小的年生产2万袋左右,规模大的近10万袋,仅2012年全村耳农就卖出黑木耳70万袋,占三道湾镇木耳产量的三分之一。短短一年多时间,村民人均收入由4200元提高到5100元,“五道石海”成了农民致富的金字招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木耳 黑木耳 食用菌 耕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