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四川眉山市彭山县保胜乡泥鳅专家刁美尹用技术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刁美尹,24岁,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水产系,保胜乡龙安村一名定向大学生村官,群众口中的“泥鳅专家”。

  关注理由:不收老百姓一分钱免费指导养殖技术,刻苦专研,失败20多次,仍不放弃,为的是找到养殖成功的技术。在刁美尹身上,记者看到是踏实、认真和执着,她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无私传授养殖户技巧,带领群众走上致富之路,成为保胜乡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

  戴一副眼镜、温柔恬静、笑起来有“两个咪咪眼”,是刁美尹留个记者的第一印象。虽然她看起来外表文静,但却是保胜乡有名的“泥鳅专家”。她的到来,为保胜乡的水产养殖户带来了福音。

  养殖遇瓶颈 技术来帮忙

  保胜乡地处丘区,是远近闻名的黄鳝、泥鳅养殖之乡。其中可养殖面积中池塘和水库就达7000亩以上,凭着这样的地理优势,在几年前,保胜乡很多养殖户都选择养殖黄鳝和泥鳅,也获得了不菲的经济效益。

  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在农业生产和养殖业中,农药、化肥及各种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导致野生泥鳅各种生理指标下降,尤其是繁殖能力的下降。再加上养殖技术的缺乏,使得泥鳅、黄鳝的成活率降低,很多养殖户都对养殖泥鳅失去了信心,养殖情况从过去上百户下降到现在的不足20户。

  “过去我们养的小泥鳅,最多一尺长,但成活率相当低,容易亏本。”在村民陈学孔看来,养殖泥鳅路上困难重重。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刁美尹希望将自己大学中不断研究总结出来的繁殖技术传授给养殖户。

  在今年3月,刁美尹经领导同意后在保胜乡举办了一场《泥鳅养殖技术培训会》,向80多位养殖户详细讲解了泥鳅的繁殖特性。在会后,水产养殖户陈学孔对刁美尹的讲解很感兴趣,意识到传统经验结合科学技术养殖的必要性,便主动找到她了解泥鳅育苗技术。

  “在我们这里,大家都喊她叫‘专家’,她是川农大水产系毕业的,专门搞水产繁殖,懂技术。跟她联系后也很支持我们,认真一点一滴、不厌其烦地教我们,热心又负责。”几次下来,陈学孔再次找到刁美尹希望以合作的形式,他提供场地、设备,刁美尹出技术,合伙进行饲养,把泥鳅繁殖起来。

  刻苦专研 失败面前不放弃

  如今,在陈学孔的鱼池里,用水花繁殖的泥鳅已成功了两批。目前已是第三批泥鳅繁殖成功的日子,几名来自眉山的养殖户们也慕名找到刁美尹,学习她的泥鳅养殖技术。

  但一项技术成功的背后必定少不了反反复复的实验的研究。“过去我们保胜乡养泥鳅存活率低,主要原因就是繁殖不出水花,买来的水花又太贵,而且经过转运,存活率也低。”要解决制约泥鳅存活率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繁殖水花。“过去有人繁殖出水花,但不会轻易教你,要花钱买,这样一来养殖户的成本又增加了。要是我自己来繁殖水花,通过增加水花来养殖泥鳅,这样群众就不会花钱去买了,泥鳅存活率也会大大提高!”

  “如果我们学这个专业的都繁殖不出水花来,那谁还能?”从今年3月开始,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刁美尹脑子里就只有研究如何繁殖水花。

  陈学孔的养殖基地在佛岩村,距离刁美尹工作的龙安村20公里。虽然路途遥远,但刁美尹风雨不改,不畏惧来回颠簸,每天骑着自行车前往鱼塘观察鱼苗的生长情况,穿着一件简易的下水服,下到一米多深的水池里,密切观察泥鳅的生长繁殖情况,并将其详细记录下来。

  20多次的失败,也没能让刁美尹放弃,终于在5月2号,刁美尹研究成功。当记者问起这个过程时,刁美尹回答地很坚定:“就算是失败,我也从没有想过放弃!”在刁美尹看来,如果自己的技术能帮助养殖户增收致富,那就是对她最大的回报。

  不求回报 真心为民

  研究成功后,刁美尹无偿将这项技术传授给保胜乡的养殖户们。记者了解到,过去刁美尹在学校期间出去为别人指导,10天就要收取指导费4000元,但在保胜,刁美尹并没有收取养殖户一分钱。

  面对养殖户提出的问题,刁美尹都耐心的一一予以解答。如遇到有村民不明了的地方,刁美尹总会不厌其烦的为村民解说,并亲自指导养殖技术。“很细心的一个年轻姑娘,我们家的泥鳅多亏了她的帮忙。”受到过刁美尹技术指导的张婆婆说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存活率 黄鳝 成活率 农业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