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福建:红豆杉撑起大产业 明溪农民的致富路


  1995年,红豆杉人工种植技术的突破,让明溪县红豆杉产业发展成为可能。从2000年开始,明溪大力推广人工种植红豆杉,如今已经拥有了5万亩国内最大的南方红豆杉药用种植基地,被国家林业局称为“保护和利用濒危植物的典范”,并开展产学研结合项目,推动成立全国红豆杉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了全县40%的农户参与其中,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最主要来源。

  十年磨一剑。经过10余年坚持不懈地发展,红豆杉产业让明溪这个山区小县、苏区县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一个人的钻研和一个基地的诞生

  说起明溪的红豆杉产业,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余能健。

  余能健今年75岁,在明溪这个“中国红豆杉之乡”,老余被尊称为“红豆杉之父”。1995年,他带领课题组实现了红豆杉人工种植技术的突破,直接推动了红豆杉产业蓬勃发展。

  晶莹剔透的果子挂满枝头的时候,老余总爱在自己的红豆杉基地徜徉,甚为陶醉。余能健的红豆杉基地总共有6亩,就在城郊路边。“绿化苗木种了10年,盆栽种了5年。”老余说,每亩每年300元租金,不便宜,“为什么要种?主要是给红豆杉种植户看,让大家可以实地参观、学习。”

  1994年,老余担任明溪县政协副主席。此前,他长期担任县林业局、林委一把手,是全省杉木、松木育苗研究领域的专家。1993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

  虽然身在政协,“老林业”老余总觉得有缺憾。“明溪县是南方红豆杉大县,常规树种育苗问题解决了,这一珍稀物种的人工繁育技术却始终是个空白。”老余说,红豆杉集药用、绿化、特殊优质用材为一体,经济价值极高,社会需求量大,但生长缓慢,又是国家一级珍稀保护植物,供需矛盾突出,如能实现人工繁育,意义非凡。于是,“有时间、有精力、有技术”的他,就约了几位老同事展开研究。

  最开始试验床在农田。由于红豆杉种子休眠期在一年以上,杂草丛生,加之虫害、自然灾害影响,发芽率偏低。后改用沙床做试验床。仅仅两年时间,老余就取得了人工育苗技术的重大突破。到2000年,老余全面掌握了种子休眠、苗木生长规律和综合育苗的系列技术,解决了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低、病虫防治、施肥、遮阴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人工种植大面积推广成为可能后,1999年,老余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写了一份关于加速建设南方红豆杉人工种植基地的提案。老余说,县里高度重视红豆杉的人工种植,把它作为走出一条特色产业之路的依托。到2000年时,明溪举全县之力,推广人工种植红豆杉1万余亩。

  如今,明溪已经拥有了5万亩国内最大的南方红豆杉药用种植基地,被国家林业局称为“保护和利用濒危植物的典范”,为红豆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红豆杉产业发展一片红火,老余却居安思危。今年6月,他又给县里提交了建议成立“明溪红豆杉产业研究所”的报告,“只有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才能保持竞争力和产业发展后劲。”老余说。

  一个企业的坚持和一个产业的构想

  “下个月,紫杉醇二期片剂生产线将建成,这将是南方制药的第八条生产线。”福建南方制药公司副总经理李文建语带自豪。

  12年前,在明溪县主要领导的构想中,大面积推广种植红豆杉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将打造紫杉醇加工产业链,最终衍生出生物及新医药产业,形成全国独一无二的产业。

  2001年,明溪开发红豆杉的设想与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建民教授开发的“紫杉醇清洁纯化技术”对接。于是,一个山区县与名牌大学共同扶植的产学研项目正式形成,并直接促成了产业龙头企业――南方制药公司的建立。

  农户种植红豆杉,公司收购红豆杉枝叶提取紫杉醇,双方互惠互利推动产业发展――一切看似美好,却不料屡遇波折。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公司在港融资遇到困难,加之基地原料供应不足、整体综合利用率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技术人员不足,导致公司几经股东变换,甚至濒临倒闭。

  “最困难的时候,公司高管一年没有发工资,招来的大学生当年就流失,资金都是拆借的。”李文建说,即使再困难,县委县政府、陈建平教授和公司都始终坚定信心,合力支撑公司渡过难关。2007年是关键之年。南方制药公司通过大量技改,生产线工艺大力提升,原料基地也扩大到了3万多亩;华闽、上海百灵的加盟,则使技术团队和市场开拓人员不断加强,目前公司专业技术人才占总人数的40%。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红豆杉 南方红豆杉 育苗 紫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