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牦牛毛中的商机:做成“假”生意


  这里是河南省禹州市元木村,村里这个叫杨光辉的人是大家公认的能人,杨光辉原本在当地一家企业担任高管,年薪50万元,但2005年3月,他却非要辞去让人羡慕的工作,村民都觉得,能人这回干了一件傻事。

  村民:“当时大家想也不敢想,赚50万元都很好了,作为他来说是不满足,对吧。”

  村民:“都说一年50万元都不少了,他是怎么想的呢?他还要走?”

  杨光辉辞职让很多人想不通,但更让大家惊讶的是他辞职后干的事。杨光辉手里拿的这种东西是牦牛毛,他千里迢迢从西藏、青海等地高原牧区收购过来,并且宣称在牦牛毛里发现了商机。

  杨光辉:“从牛尾巴上剪下来的这种原料。”

  记者:“是牦牛的毛吗?”

  杨光辉:“对,牦牛的。很激动,当时感觉着有一个生财之道。”

  这乱糟糟不起眼的牦牛毛能有什么用?竟然让杨光辉放弃年薪50万元的工作,而且他还把多年积蓄300万元全部投入进去,村民都觉得杨光辉是瞎折腾。

  村民:“大家感觉着他买那个东西,心里不踏实。都担心,群众都替他担心。”

  记者:“担心什么?”

  村民:“担心怕他搞不成,对不对?”

  村民:“钱本来没多少,怕他万一赔进去咋办?”

  记者:“害怕?”

  村民:“真是害怕。”

  谁都没有想到,牦牛毛到了杨光辉手里真的能华丽变身,成了另外一种东西,还被他销售到美国、英国、南非等十多个国家。创业短短六年后,杨光辉一年的销售收入就达到一亿多元,他也被授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创业民星”,他的迅速成功让市长都为之赞叹。

  河南省禹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虽然他创业时间短,但是起步比较快,也是我们禹州农民企业家的一个代表,也是佼佼者,现在已经逐步成为明星企业家了。”

  杨光辉到底从这牦牛毛里发现了什么商机?从普通农民到当地的明星企业家,短短六年时间,他是怎样实现财富和人生的跨越呢?

  走村串户收头发以前在河南省禹州市随处可见,当地一直是全国重要的发制品集散地,收购的头发多数销往南方的假发加工厂。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杨光辉就开始推着自行车收头发,看到谁留了一条长辫子,他就兴奋得两眼放光。

  杨光辉:“那时间长辫子多,看到长辫子姑娘很想把她头发剪下来,那样子。”

  记者:“你收过最长的能有多长?”

  杨光辉:“就是一米长,最长有一米的。”

  靠收购毛发,到2002年时,杨光辉一年能有一百多万元的收入,此时他突然宣称,自己要去招商引资,把一家香港企业招到禹州来,这话被当地人当成了笑话。

  村民:“咱这个地方太穷,这事是天方夜谭的事,外商会能到咱这里来?”

  镇党委书记:“就我们政府有时候谈,政府出面都引进不过来,你这个企业会能引进过来?”

  自己生意干得好好的,杨光辉为什么要去招商引资呢?原来他制定了一个新的财富计划,招商引资只是计划的第一步。如果计划实现,他的财富就能迅速扩张,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计划?和他收购牦牛毛有没有关系呢?

  杨光辉要招商的香港企业从事假发加工,他以前给这家企业供应毛发原料。当时这家企业准备在南方建个分厂,听到消息杨光辉找到筹建分厂的负责人张新云,希望把分厂建到禹州,但这个提议被一口拒绝了。

  张新云:“因为我们对禹州不了解,不熟不做,就是说不熟的东西我们不做,我们要熟悉了,我们才会做这件事。”

  这家企业对禹州不了解,杨光辉多次找到张新云,向他介绍来这里投资的优势,禹州是毛发集散地,到这里办厂不光原料充足,节省运费,而且当地政府对外资企业有优惠政策。听多了张新云也有点动心,但是来禹州人生地不熟,他还是有些忐忑。

  2003年初,杨光辉再次找到张新云,双方吃饭的时候,张新云突然指着一瓶白酒提出了要求。

  张新云:“中原文化以酒为主,后面我们就说,你真的能把这些酒喝下去,那我们就过来投资。”

  杨光辉:“那就喝了,那就泼上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牦牛 招商引资 处理 亮度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