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云南元阳县沙拉托乡: 千亩优质蚕桑助农奔“钱”途


 

  4月30日,当记者走进元阳县沙拉托乡,只见漫山遍野翠绿的桑叶荡起阵阵绿波,从桑田里传出阵阵欢乐的笑声。据了解,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蜂研究所、云南美誉蚕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沙拉托水塘周围(海拔约1700米)的种植示范证明,沙拉托乡比较适宜发展蚕桑产业,较之水稻、玉米等传统产业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截至目前,沙拉托乡共种植桑树近千亩,并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规范化桑树育亩基地。为增强地方经济发展后劲探索出了新模式,为促进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子。

  组织有保障 规模化种植已形成

  2010年,沙拉托乡拓宽发展思路,突破产业局限,紧紧抓住国家“东桑西移”和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大好机遇,加快招商引资,引进云南美誉蚕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因地制宜发展蚕桑产业。

  当年,引进15万株桑树苗,种植面积137亩,并且当年试种当年见效。

  近年来,沙拉托乡将主要精力转移到为蚕桑产业发展服务上来。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和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蚕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专门研究解决蚕桑产业发展思路、区域布局、制定规划、协调管理、推动落实等重大事项,着重解决发展蚕桑资金短缺等瓶颈问题。乡里争取上级资金100多万元,乡本级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累计投入10多万元,重点扶持桑园购苗、改善养蚕设施。同时,成立了由15人组成的蚕桑产业服务队,专门负责兴桑养蚕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

  积极争取云南美誉蚕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不断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做到科技入院入户、到人到田。

  从无到有,从有到大,自2010年试种开始,2011年沙拉托乡引进50余万株桑树苗,以漫江河村委会为重点,扩大桑蚕种植规模,新植桑树435亩。

  2012年初引进94.5万株桑树苗,在美誉公司的技术指导下,乡党委、政府投入40万元,购买桑籽、化肥、农药、稻草、农家肥以及聘请人工,并抽调农业、林业站所技术人员具体负责实施,目前,全乡桑树种植面积近千亩。

  企业带产业 桑农钱包鼓起来

  沙拉托乡着力在培育市场主体上下功夫,通过采取政策激励、资金倾斜和以奖代补等措施,建成了黄新寨等4个蚕桑村和科技示范户5户,并成功引进蚕桑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蚕贱保收,茧贵随行”的利益保障机制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为蚕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综合服务,形成企业带产业,基地带农户,农工互动,有效地促进了全乡桑蚕产业的不断发展。

  发展蚕桑产业只依靠行政推动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一实际,乡党委、政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创办蚕桑协会来推进蚕桑产业化经营。目前通过宣传动员、建章立制、吸纳会员、选举机构几个阶段来开展组建工作。协会的组建必将在生产技术、信息服务、财务管理、市场销售等方面为农户提供服务,可以有效解决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对接的矛盾,使蚕桑种植组织化、规模化发展程度得到明显提高。

  蚕桑产业发展减少了农业用水,有效地解决了大部分水浇土地的劳动负担,推进旱作农业的发展,为全乡创建高产农业提供条件。蚕桑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蚕桑产业,既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又是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财政增长的现实选择。

  桑树属于阔叶经济林,大面积栽植桑树不仅可增加森林覆盖率,固土防沙,减少水土流失,而且桑叶养蚕又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蚕粪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保肥功能,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桑树根系发达,可以多种栽培形式栽培,作为退耕还林的树种之一,桑树每年要进行树型修剪,3亩桑园剪下的枝条可供一户农户的烧柴,可有效地减少农民上山乱砍乱伐,为退耕还林政策的顺利实施作出积极贡献。

  据了解,蚕桑种植前3年每亩养蚕收入8225元,扣除每亩3年投入5810元后,前3年每亩所剩收入3325元,平均每亩每年养蚕纯收入805元,略高于种植玉米收入。3年后种桑养蚕将不再投入蚕室建设、蚕具配套等费用,每亩每年仅投入化肥、农药等费用780元,收入5250元,纯收入4470元,是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收入的5―6倍。2011年,沙拉托乡鲜茧产量28吨,每吨3.5万元,销售总收入98万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蚕桑 玉米 化肥 桑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