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能人返乡,带着乡亲一起致富


在大象村村民眼里,缪建明、刘招明、刘光辉等人被视为能人。缪建明现在是福安市健源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招明是村里唯一茶厂象山(福建)茶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刘光辉是象山茶厂厂长。他们十几岁就走出村子,扛过沙袋,做过建筑工人,经过辛苦,终有成就。

缪建明的合作社现已发展成为“合作社+公司+种植户”的经营模式,村民们种的畲药原材料供应给他,他负责采购、提供市场信息、药材精加工和销售等。 村民们以家庭为单位负责由合作社提供的订单安排种植,负责田间管理和产品粗加工,可享用合作社提供的服务和生产经营设施,分享合作社利润。由于有了合作社 作保障,村民们种的畲药销路就比较有保证,对外竞争力也就强,村民们也能分享种植效益。这种模式也正是大象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刘培钦想极力倡导的。

由于都是村里人,缪建明他们的收购价格通常都会比外面高,这点村民们也很感激。缪建明还拿出20多万元来给村里发展,告诉乡亲们放手去做,钱不用考虑。此外,缪建明还带头捐资修建了高水笕自然村的大门。“我不想生活了那么多年的村子消失,即使以后消失了,村民们也能有个大门可以念想。”缪建明告诉记者。

刘招明13岁就到外面打工,干过苦力也拉过板车,后来做钢材生意挣到人生第一桶金。每每回村,他发现村民还是不富裕,以卖茶叶为主,一 斤茶叶才七八角。自己富了村民还是很穷,这让他内心很难受。后来刘招明出钱在村里建起了象山茶厂,虽然之前都没接触过茶叶生意,但是为了村民增收,他还是 多方请教,自己到江浙、广州、上海去跑销路,终于使茶厂有了起色。

茶厂有了起色,村民的收入也有了增加,现在他从村民手中收购的茶青已经到了30—80元的区间,每年给村民们带来的收入有2000多元。村民刘成妹 告诉记者,之前他家里种有8亩地的茶园,村里茶厂建起来后,茶叶销路好了,去年他又开荒种了12亩茶园,明年就能收益,估计能增加3万多元。现在这个厂也 惠及了附近其他村,很多村民也把茶青拿到厂里来卖。

“不敢说为村里做了多少,只能说有厂子的存在,村民的茶青好卖了许多,收入也增加了一些,厂子也能生存下来,大家实现了共赢。”刘招明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茶叶 茶园 田间管理 估计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