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天水市麦积区:易地搬迁拓宽群众致富路


麦积区:易地搬迁拓宽群众致富路

本报记者牛彦君

在天水市麦积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让这里的农民拓展了生存的空间,开阔了眼界,解放了生产力,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易地搬迁建新村

韩文静的前半辈子是在山头上过的,住的是土坯房,种几亩薄田;后半辈子住在了平坦地上,种上了经济作物。

这一切要归功于前几年的一次“搬家”。省发改委批复立项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帮助他圆了梦。他花了不多的钱就住上的崭新小院里,现代化的卧房、有沼气的厨房、带洗澡功能的卫生间一应俱有。“你看到的是我们家的一层,我还准备着往上盖二层呢。”韩文静指着棉瓦临时空搭着的卧房与卫生间之间的地方说,这里是规划中的楼梯位置。

韩文静是麦积区元龙镇井儿村人,村上的新房纵横有序、排列整齐。镇上的干部告诉记者,井儿村安置区分井儿、桑渠2个安置点,该安置区地处310国道旁,是元龙镇最宽阔的川道地区,水土资源潜力较大,交通十分便利,共安置203户956人。

这个村在扶贫搬迁中,共投资761.3万元,建设住宅13737平方米,灌溉工程1处,人饮工程2处,道路11.8公里,扩建中心小学216平方米,农电线路6.1公里,修建沼气池203座。

麦积区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共涉及7个乡镇13个安置区22个安置点,共808户3791人,工程实际完成总投资4480.02万元。

下得山来能致富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麦积区的安置区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形成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等多业并举的发展模式。

麦积区伯阳镇曹石村的变迁见证了这一过程。

在海拔1400多米的一处平坦的半山腰处,坐落着一排排规划整齐的农家二层小楼和农家小院,水泥巷道两边树木成行,耸立着一盏盏太阳能路灯。站在这个村子里,举目四望,周围或远或近的山上种着各式各样的经济林。

这个如今已成为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富裕村,昔日穷得叮当响。村民们说,过去他们是分散居住在周围的三个山上,单一种粮食,住的是土坯房、吃的是杂粮面、走的是羊肠道、花的是救济款。

易地扶贫搬迁后,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民们修成了通村公路和田间公路,引水上山吃上了自来水,家家户户种上了果树。

2010年,全村果品种植总面积达2300亩,果品收入450万元,户均3.9万元,人均8720元,最高的农户达18万元以上,果品收入占村民收入的90%以上。村级集体积累由零增加到100多万元,集体资产达到550多万元。

村上建成110户小康民居,全部实施了“一池六改”工程,安装双瓮式卫生厕所60户,为低保户、五保户统一建造面积为45平方米的公益住房11套。与此同时,建成了千吨果品气调库和果品营销市场,为村民配备了健身器材,全村统一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71.7%的村民住上了太阳能暖房。

旅游文化上档次

能搬迁到区上主打农家乐特色品牌的后川村,李金海以前想都不敢想。“这几年生活的变化出乎意料,”李金海说,“以前在3公里外的沟里住,孩子上学难,小伙娶媳妇难,喝的水含氟量高,现在你看,我都办起了农家乐。”

李金海家的农家乐有一间客房,一个凉厅,游客们可住宿吃饭,这里都是农家饭,游客甚至还可自己下厨做几个菜。

“我这是小打小闹,做的大的,大有人在。”顺着李金海手指的地方,记者看到村里沿主街道两边的人家几乎户户盖起了小二楼,仿古木质二层式凉亭和仿古砖瓦相映成趣,显出了古村落的味道。在姚莉莉农家乐的厨房里,记者见到了正在为一批游客准备午餐的男主人黄元娃,各种原材料在他的手中变成了一道道美味佳肴。由于当前是淡季了,他前几天刚给从甘泉镇雇来的2个服务员放了假,两口子既当厨师又当服务员。他家的房屋是按高标准建设的,有10间客房,带洗手间,能洗澡,拾掇得和县上的招待所一样。他说,这个今年7月份才开始正式营业的农家乐纯收入能达到6万多元。

“明年的情况会更好。”黄元娃说。后川村位于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内,地处仙人崖景点旁边,近邻佛教圣地净土寺和兰州饭店天水和谐园。近年来,后川村依托区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旅游服务产业,已发展农家乐经营户53户,从业人员200多人,年户均纯收入4万元左右,初步形成了集餐饮、娱乐、休闲、住宿为一体的农家庭院旅游休闲服务体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经济林 休闲 树木 粮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