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临安崇阳村以竹扬名 劳模带头敲开村里致富门


远眺,竹海高低起伏,郁郁葱葱

 

近观,竹木高大挺拔,密密麻麻

 
崇阳村以竹致富的带头人、全国劳动模范——蒋长富
 
 
蒋大伯说,山上种雷竹大有奔头,全村人信了
        杭州网讯 低头,清一色的蓬松黄土;抬头,满眼苍翠。这就是临安崇阳村曲径通幽处的真实写照。

    太阳透过密密麻麻的竹林,将柔和的光线洒在我们脚下弯曲的坡路上。沿坡而行,一个正在耕作的身影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说来也奇怪,几百亩的林地里唯有他一人,除草、拭汗,再除、再擦,反复这2个动作。

    他就是崇阳村以竹致富的带头人、全国劳动模范——蒋长富。

    山上种雷竹大有奔头,劳模带头敲开村里致富门

    年近六旬的蒋长富,自1976年退伍归来后,扎根山村一晃就是36年。

    记者了解到,蒋大伯年轻时就很有科学头脑,从1986年自己最初的2亩雷竹地,经过潜心专研、辛勤耕作,发展到今天48亩雷竹园,每年净利就有18万元左右。

    “山上种雷竹大有奔头”,蒋大伯告诉记者,最初就认定这是一条山区致富路,于是便提出把雷竹作为崇阳村的绿色经济来发展。蒋大伯把竹苗、树苗无偿提供给村民,手把手指导他们种竹的深挖、浇水、覆盖技术,同时还利用广播提醒村民掌握生产时机以及雷笋出售信息。

    一路走来,蒋大伯先后被评为县级劳模、市级劳模、省级劳模,2005年又获得了“全国劳模”的荣誉称号。一位村民说:“这些他当之无愧!”

    授人以渔,广传“竹经”

    崇阳村书记方建新告诉记者,蒋大伯靠雷竹致富的名声已经越来越大,这几年,本地、外地慕名前来参观学习、寻求指导、求购竹苗的人也越来越多。“而老蒋总是古道热肠,以诚相待,供茶供饭。对于他们提出的疑问,老蒋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不遮掩。”

    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蒋大伯接受各地邀请,义务传授雷竹早产高产技术,足迹早已遍及四川、湖北以及本省的常山、舟山、余姚等5省20余个县市,推广雷竹 面积达5000余亩。如今,成百上千的农户都尝到了其中的甜头,在崇阳村村民们的心中,蒋大伯的为人就像“竹子”一样:坚守清廉,挺拔劲节。

    “养竹的关键在于用心和勤奋”

    当记者问道,将自己的致富秘诀广而告之,就不怕饭碗被抢,让人后来居上?

    他淡定地笑了笑说道:“养竹和练武一样,光有秘籍在手,不去领悟参透、精心培育是没有用的。唯有勤劳的人,才能在这条路上取得成功。为什么有些竹子几十年后依旧挺拔常青,而有些才2、3年的光景就干枯折断了,就像那些。”

    记者顺着蒋大伯手指的方向看到,无数株东倒西歪、“营养不良”的竹子埋没在“竹海”当中,与蒋大伯身后的这些自家竹子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蒋大伯告诉记 者,很多人只是图一时兴起,种上之后懒于照料,这才导致竹子枯竭、坏死。“竹子养得好不好、能不能发财致富,关键是看你有没有用心和是否勤奋。松土、除 草、防虫… …环环相扣,每一步都很重要。一旦决定种植雷竹,你就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雷竹 林地 竹林 竹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