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蓬溪农业发展转型 找到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途径
不论严寒酷暑,走在蓬溪的乡间田野,到处可见忙碌着运输农副产品的车辆和农民忙碌的身影……这些都是蓬溪县农业经济加快发展带来的新气象。近年来,蓬溪农业有了较大突破,特别是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经历了由“产量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转变,并逐步走向生态高效型农业的新时期。“这几年农村变化太大了,我们农民生活越来越带劲。”乡里的农民朋友这样描述蓬溪农业的变化。
蓬溪农业究竟有怎样的变化呢?农民朋友的生活又有怎样的变化?
蓬溪特色农产品快速发展
近年来,蓬溪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区域特色产业稳步壮大,形成了原生态、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为特色农业发展格局,粮油、食用菌(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等农产品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农业收入稳定、持续增加。
据悉,“十一五”期间蓬溪拥有优质粮油、优质食用菌、精品蔬菜、特色水果、道地中药材产业化生产基地面积达50余万亩,每年助农人均增收200元以上。
“农产品要想做大做强,增强市场竞争力,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县农业局局长王文洪告诉记者,蓬溪绿色认证农产品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全县通过了四川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整体认证,认证面积51万亩,已累计认证有机食品3个、绿色食品4个、无公害农产品31个。农产品品牌规模和影响力居全市前列,拥有闽中、九叶青、蓬溪仙桃、矮晚柚、香叶尖、青刀豆、金薯、川白芷、吉星贡等中国、四川驰名商标和知名品牌产品10多个。
农民生活基础设施配套日臻完善
“要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首先就要搞好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在农业工作推进会上,县农口部门负责人先后说道。近年来,蓬溪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建设,农业产业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十一五”期间,县农业局共争取农业综合开发、标准粮田、小麦良繁、农村沼气、科技入户等农业项目58个,资金2.9152 亿元。
蓬溪农业基础设施蓬勃发展,已建各类大棚3.8万个,菜菌瓜果等设施栽培面积30余万亩。自1998年以来,蓬溪县累计建成标准农田32.72万亩,农田有效灌面进一步扩大,农业旱涝保收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机械、农村能源的建设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我们都用上了沼气,不用再烧柴了,既环保又节能,这样的生活过起才有意思嘛。”宝梵镇鹤桥村村民周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四口之家的沼气池,每年可节约煤电费700元左右,还能节约农户日常生活用能,减轻妇女家务负担,方便生活,节省开支。目前,全县有县级沼气服务中心1个,沼气专业合作社1个,乡村沼气服务网点114个,全县6.41万户、约25.6万人过上了低碳新生活。
为了让农民生活过得更加舒心,蓬溪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县农业局以科学规划为基础,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全面小康为核心,结合民生工程,加大了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村容村貌明显改善,蓬溪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分别为217112万元、260812万元、343608万元、374648万元、422300万元,实现了翻一番的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509元、3100元、3669元、3955元、4455元,增长77.6%,年均增长15.5%。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1-10-25/16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