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绿色画卷里的致富路


  “上种山尖,下种河边,辛苦一年,全靠老天。”这句话曾是贵州息烽县农民对过去生态环境的描述。如今,走进息烽城乡,随处可见林茂竹丰的绿色画卷。

  地处贵州高原中部的息烽县山脉纵横、沟壑遍布,喀斯特地貌特征显著。长期以来,传统的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导致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该县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该县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把实施退耕还林与修复生态环境、改善耕作条件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结合起来,以发展现代林业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效益双赢的循环发展之路。

  绿色屏障 留住水土

  “在山坡上大量开垦荒地,每逢涨水泥沙就会席卷而下,淹没山下良田。”在实施退耕还林前,该县永靖镇硬寨、阳朗、猫洞等村靠近山脚的大片稻田,每年都会被山上冲刷下来的淤泥填埋,严重影响水稻产量,老百姓很是无奈。

  2002年,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下,息烽县正式启动退耕还林工程,每亩补助农户1890元,动员群众把25度以上坡耕地退下来。按照每人20元的标准,明确专人对退耕还林地进行守护,将护林责任落实到每块图版上,确保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同时,结合贵阳市二环林带的实施,动员群众种植价值较高的景观苗木,让退耕农户尽快受益。

  2008年,一场历史罕见的雪灾,使息烽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该县迅速打响了森林保卫战,对受灾林木进行修复、再造,让灾后的山更青、水更绿。

  据阳朗村党支部书记刘春林介绍,“山上的1200余亩坡耕地全部退下来后,种上了梨树、樱花、香樟等林木,水打沙埋的现象再也没有了,庄稼收成一年比一年好。”绿色屏障不仅遏制住了水土流失,而且还绿化美化了环境。

  同阳朗村一样,西望山脚下的小鹿窝河,每逢山洪暴发,河床及沿岸农田往往被冲毁。实施退耕还林后,河水源头——茶元沟、胜利一带坡耕地不再耕作,才几年时间,山上植被就恢复了,河水也变清了。当地农户还在两岸连片发展科技杨梅2300亩,今年挂果2000亩,农户尝到了退耕还果政策带来的甜头。2010年3月,该县荣获“中国绿色名县”称号。

  林果上坡 农民增收

  濒临乌江的该县流长乡前奔村,生态环境脆弱,90%以上的耕地是坡耕旱地。由于一直沿袭传统农业耕作模式,村民一年辛苦不够半年吃,更谈不上脱贫致富。

  治穷要治根。结合石漠化治理工程,息烽县干部群众通过深刻反思,决定在生态脆弱的九庄、鹿窝、流长、养龙司等乌江沿岸乡镇实施退耕还林,着力打造万亩经果林带,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跳出生态恶性循环的怪圈。

  “我家20多亩责任地全部种的是果树,今年进入初果期的2亩早熟桃子,就卖了3000多元。”流长乡前奔村漫阳坡村村民刘荣美说,他家的耕地地处乌江边上,多为“石旮旯”地。2003年,在退耕还林政策扶持下,他将自家的责任地全部种上了

  梨子、核桃、椪柑等,今年果树均已挂果,收入达2万多元,是他家前些年种包谷收成的好几倍。

  小寨坝红岩村原是该县一类贫困村,两面山高坡陡,水土严重流失。近年来,该县累计投入上千万元资金,扶持农户在坡耕地上种植水晶葡萄4000余亩,并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种植近7000亩,今年挂果3500亩,产量超过400万公斤。

  借助“红壤碧珠”这一品牌,该县还连续举办了五届葡萄节,有效撬动了农家乐、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2010年,该村森林覆盖率提高至62%,农民人均纯收入上升到5500元,一跃成为该县的富裕村、生态村。

  据统计,在整个乌江流域息烽段,9年来共实施退耕造林近4万亩,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也明显改善。现在,息烽乌江南岸,已成为“万亩经果林走廊”。

  靠山吃山 “宝地”升值

  如何向生态要效益,解决农户的钱袋子问题?从2009年起,该县林业、旅游等部门着力在发展生态旅游上做文章,引导农户利用当地森林资源,发展农家乐、避暑山庄和林下养鸡等项目,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永靖镇立碑村有片荒坡,实施退耕还林后,几年时间就披上了“绿装”。“这里植被好、空气好,交通便利,距离‘息烽集中营’很近,发展休闲山庄肯定不错!”2008年,陈辉投资100余万元,在山脚下建起了避暑泉都山庄,靠经营农家饭、钓鱼等,年收入上万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退耕还林 耕地 植被 上坡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