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通化县兴起棚膜经济 引领农民走上致富路


正在大棚里摘辣椒的姜秀艳

    本网通化讯 金秋10月,记者走进通化县棚膜经济合作社,一群当地的农民正忙碌在蔬菜大棚内,新品种的豆角挂满架、顶花带刺的黄瓜倍儿精神。“俺是赶马河村的农民,在 这里上班一年多啦,每个月1500元,中午管吃,上下班还车接车送。以前种苞米除去费用,四亩地也就赚1000多元吧!现在棚膜蔬菜合作社租用我们家的 地,每亩500元,每年租金就2000元,加上我在这上班的工资,一年能收入2万元!”58岁的姜明花说。

    发展棚膜经济

    使有限资源产出最大经济效益

    通化县积极推进“三化”,实施“三动”,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在通化市城市扩容加快、蔬菜基地快速萎缩,急需新基地承接的背景下实施了“菜篮子”工程,这是一项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民生工程。

    “为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通化县力争在5年内,使全县棚膜蔬菜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并利用通化县对丹东、长春、沈阳等大中城市3小时物流圈的区位优势,建设满足本埠、辐射周边的吉林省东南部蔬菜生产、批发、销售基地。”通化县农业和牧业管理局副局长娄春阁说。

    2010年,通化县在万亩棚膜蔬菜发展规划这一既定框架下,重点完成了面积1000亩的“都赶线”棚膜经济核心示范区、540亩的大泉源乡新设食用菌专业棚膜园区和快大茂镇、二密镇、英额布镇、富江乡等四个面积均在300亩以上的规模化示范点建设。

    棚膜蔬菜合作社

    带领农民年增收2万多元

    走进“都赶线”棚膜经济核心示范区,映入记者眼帘的是成片的蔬菜大棚,大棚内是长势喜人的绿油油的蔬菜。

    “这是通化县棚膜经济产业园区中的一个示范点,2010年 通化县委、县政府共规划了12个棚膜经济园区。我们成立了棚膜蔬菜合作社,宗旨就是服务民生,致富农民。由快大茂镇18名党员干部集资1250万元投入建 设的,已吸纳56户村民入股,年销售收入300多万元。”通化县快大茂镇副镇长董俊峰说。

    董俊峰说,通过发展棚膜产业园区,能够实现一份土地多重收 入,园区每承包农民一亩地,给农民500块钱,另外在用工时和租用土地的农户签了合同,优先使用他们来务工。农民在这里打工,每个月可收入1500元 -1600元。同时,每栋蔬菜大棚还有专人负责,每茬蔬菜产出后,根据产出效益,农民还有效益工资。在这里打工的农民每年可增收20000元左右。“通过 合作社的示范带动,农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切切实实地让农民得到了实惠。”董俊峰说。

    提起棚膜经济,正在摘辣椒的农妇姜秀艳憨憨地笑了起来。她说:“我前年就在这里上班了,一个月1600元。我家种的都是大田,共4亩多地,租给合作社10年,每年2000多块钱,比种玉米合适多了。我还在这里上班,收入很稳定。”

    签订协议提高保障

    让种植户、企业、村集体三赢

    随后,记者来到通化县大泉源乡新设食用菌种植园区。据大泉 源乡新设村书记刘志军介绍,2010年,大泉源乡党委根据通化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加大农业产业化调整力度、由传统农业向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发展的工作要 求,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发展棚膜经济食用菌,带动全乡产业化调整的工作思路。大泉源乡新设食用菌基地一期工程于2010年5月10日动工建设,占 地330亩,总投资约为1050万元。二期工程于今年5月份动工,计划占地459亩,新建日光蓄热式温棚100栋,冷棚300栋,年产食用菌720吨。通 化县将争取利用2-3年的时间,做大食用菌产业,做强食用菌品牌,使大泉源乡新设食用菌基地成为我省乃至全国的食用菌集散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食用菌 蔬菜 蔬菜大棚 核心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