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辽宁朝阳推农业现代化 百万亩设施农业助农增收


  速度快

  提前3年完成“户均一栋棚”

  朝阳市建平县建平镇老官杖子村已经建成蔬菜大棚53栋,设施农业主体已完工。记者看到,蔬菜大棚里的油瓜长势正旺。村党支部书记张文杰告诉记者:“发展设施农业,再不用靠天吃饭了,明年我们还要建100栋蔬菜大棚,让每个农户都有一栋。”

  北票市西官营镇扣卜营子村村民徐国磊对设施农业体会更深刻,一年前他家还是种粮靠天收。而今,他已拥有7栋蔬菜大棚,棚内铺设滴灌管路,统一种植新品种番茄。“我们建大棚享受优惠政策,建起大棚后还有技术人员上门指导,种出来的柿子也不愁卖。”徐国磊对记者说。

  北票市五间房镇发展设施农业起步早,经过最近一年的改造翻新,目前已有温室大棚1.5万栋,实现户均1.5栋棚。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朝阳市新建设施农业106.77万亩,提前3年完成“户均一栋棚”的农业发展目标。

  “没有多部门的通力合作,‘百万亩设施农业新建计划’不可能推进得这么顺利。”朝阳市长王明玉说。在朝阳百万亩设施农业建设中,各项配套设施全面跟进,水利部门加快打井作业进度,打井12644眼,铺设管路95115.2千米;电力部门投入资金11.4亿元,保证3678个小区用电需求;交通部门大力建设集中连片的设施农业小区道路,修小区内作业路4776.32公里,修外连接路4130.64公里。

  在朝阳市双塔区桃花吐镇荒地村,记者看到的情形和“荒地村”的名字形成鲜明对比:在现代化的设施农业基地里,甜椒、番茄、黄瓜、茄子长势喜人。这里是朝阳天宁现代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蔬菜育苗基地。据介绍,占地200亩的基地,年育苗能力2000万株,生态种植2500亩,有10多个品种。公司规划建设1.5万亩设施农业大棚,将产品源源不断地送上市民的餐桌。

  朝阳市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不仅让企业迅速壮大,也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天宁现代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已吸纳当地农民50名。总经理王宁说:“正是这样的大环境让企业得以迅速发展壮大,我们也愿意带动农民共同致富,把设施农业做得更好。”

  在沈阳市皇姑区一家农贸市场,红彤彤的西红柿引来了很多顾客,听说是刚从朝阳运过来的,刘大爷买了一大袋。“早听说朝阳的设施农业搞得好,价格便宜,吃着安心。”刘大爷说。

  朝阳设施农业建设有效保障了市场供应,稳定了蔬菜价格。长年在市场里卖菜的商户告诉记者,去年以来曾有过几次菜价波动,有了朝阳的菜,价格马上就稳定下来。有数据显示,朝阳市新建的106.77万亩设施农业全部投产后,可实现产值近100亿元。加上原有的80多万亩蔬菜,总产量可达600多万吨,能满足3000万人的用菜需求。

  成本低

  沿线沿路建设规模化小区

  远眺朝阳县南双庙乡7600亩蔬菜大棚,就像一片银色的海洋。这里是朝阳市集中连片规模最大的万亩保护地,南双庙乡党委书记李树军说,这次新建保护地规模之大,涉及农户之多前所未有。

  为了实现设施农业的规模效益,朝阳市打破地域界限,采取联村建棚、联区建棚、联户建棚等方式,小区建设突出规模化、沿线沿路化。目前,新建小区规模大部分超过100亩。其中500亩以上小区443处,建设面积达28.8万亩;1000亩以上小区180处,建设面积达27.7万亩。

  驱车行驶在101国道朝阳段,道路两旁白色的蔬菜大棚连成片。在公路沿线修建蔬菜大棚是朝阳市的主要做法之一,记者了解到,朝阳市在公路沿线建设施农业小区已有969处,建设面积达52.77万亩。朝阳市农委主任盖捍疆说:“设施农业节约了水电路等配套设施的投入,在公路沿线建蔬菜大棚既降低运输和销售成本,又加快了区域化、特色化、产业化基地的形成。”

  朝阳市充分利用可开发的荒山、荒坡、荒沟、荒滩等“四荒”资源,不仅减轻设施农业建设用地的压力,更能实现粮食安全与设施农业大发展。朝阳市依据实际情况,投入1.8亿元用于“四荒”建棚土地平整,建棚面积达到18.86万亩,相当于造地18.86万亩。“我们在荒地上建设温室大棚6.02万栋,每年可实现产值15.1亿元以上,农民人均增收610元,实现了6万多农户稳定增收。”盖捍疆说。

  朝阳市设施农业建设也面临很多困难,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资金问题。为此,朝阳市采取下拨省补贴资金8.53亿元,银信部门投放贷款41.28亿元,市县乡投入资金19.29亿元的方式,实现新建百万亩设施农业目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设施农业 蔬菜大棚 大棚 蔬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