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小黑木耳唱“大戏”


大肚川镇团结村过去是东宁县的省级贫困村。如今,走进村里,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新建的住宅;走进农户家里,你看到的是一件件时尚的电器,时髦的摆设。

“前些年,团结村有‘三多’,游手好闲的多、娶不到媳妇的多、冬天赌博的多。现在又有了‘三多’,家家都栽木耳的多、进城买房的多、汽车、摩托、农用车子多。”东宁县县长任侃用两个“三多”介绍黑木耳产业给这个村带来的变化。

近年来,东宁县把黑木耳作为富民主导产业,如今是“村村生产、户户栽培”。

黑木耳总产量占全国五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全国黑木耳第一县。2010年,全县发展黑木耳8.8亿袋,仅此一项带动农民人均增收万元。

靠山吃山,在做大黑木耳产业同时,东宁县的另一只抓手是蕨菜、白瓜子、林下参、红松等替代产业,任侃说:“我们是以木耳为主,多业联动”。

这个黑龙江省的农业开发第一县,县域内只有可耕种土地70多万亩。任侃县长说,“因为和俄罗斯接壤,我们在俄罗斯承包经营了土地240万亩,这可是整个东宁县耕地面积的3倍多。”

把富民产业继续做强更要做精,在农民收入万元县基础上,在5年内,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再次翻番,也就是达到人均收入2万元以上——这是县长任侃的目标。

这个目标显然不是一拍脑门的痴人说梦。

东宁绥阳黑木耳批发大市场是全国最大的黑木耳集散地,令东宁人自豪的是,全国人民餐桌上的黑木耳,每3盘中就有2盘是在绥阳大市场交易的。

走进绥阳大市场里,问起黑木耳经纪人张淑霞,无人不知。

曾经是绥阳镇爱国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张淑霞和很多商人一样,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2002年发展到如今,她的固定资产超过3000多万元,不但国内市场打得好,她还将黑木耳出口到韩国、俄罗斯等市场,年创汇达150多万元。

在张淑霞带动下,绥阳镇许多人都做起了黑木耳等山里特色产品生意。2005年,她还建起了日升木业有限公司,安排下岗女职工150多人,许多妇女姐妹在张淑霞的帮助和带动下走上了创业致富路。

“我们县的妇女厉害啊,能干”。令任侃自豪的是,科技致富之路上,东宁出现了很多“女能人”:如研究出木耳早熟1号、中熟9号、松茸、猴头、冻蘑、榛蘑等十余种蘑菇一级菌种的黄凤莲、自主创业被吸纳为全省女企业家协会会员的吴淑英、推广小孔栽培技术的贾银凤等等。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中,东宁县积极引领农村妇女投身其中,发展菌、烟、果菜及特色养殖产业。培训农村妇女达4万多人次,相关部门还协调农村妇女发展生产贷款560余万元。

木耳生产需要良好的气候条件,这些年东宁县大力实施生态工程,发展低碳经济。如今,森林覆盖率达88%居全省第一。电视剧《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里良好的生态环境令人惊叹,这个电视剧就是在东宁县拍摄的。

在国家尚无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他们坚持不懈地实施退耕还林、插柳护岸、侵蚀沟治理工程。近年来,累计退耕还林16.6万亩,插柳护岸323公里、治理侵蚀沟280条、完成城乡绿化达7100亩。

生态建设又促进了木耳产业的发展,县长任侃说,在未来10年内,计划每年造林10万亩,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全县森林面积达到1000万亩,“这样,我们就能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黑木耳 木耳 退耕还林 森林覆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