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梅区20余残疾家庭养兔致富


  黑龙江新闻网齐齐哈尔2月11日讯 兔年已至,在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奈门沁村的“北大荒獭兔饲养专业合作社”内,有8000多只獭兔幼仔正在玩耍。这些獭兔让梅区20多户残疾人拥有了致富的希望。

  记者在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了解到,今年已经62岁的董振香,从事獭兔养殖已有10年了。2001年5月,市、区残联的领导带着山东平岜兔业养殖合作社的投资商找到董振香,商谈养殖獭兔项目。一听说是扶持残疾人就业的项目,董大娘便决定投资项目,为残疾人开辟一条致富路,并在2001年投资40万元,成立了“北大荒獭兔养殖协会”。

  据介绍,协会成立初期,会员共有15人,除董振香外,其余14人都是残疾人,养殖獭兔1000组,共4000只。项目上马的第一年,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和技术,当年赔了 27万元。董振香从山东请来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第二年开始,兔子成活率高了。董振香又亲自到山东学习了兔肉熏制技术,回来后,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地进行兔肉熏制。

  由于董振香制作的熏兔香酥可口,口味独特,连续参加了我市8届绿色食品博览会。特别是2010年的绿博会,她们的熏兔产品吸引了哈尔滨、大连等地的客商。随着近两年獭兔皮价格飞速上涨和熏兔食品的畅销,这个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效益直线上升,每只母獭兔的效益在700元左右。合作社的社员每月可拿工资1250元。现如今,北大荒獭兔饲养专业合作社已发展成为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式的民营企业,并且被列为梅区残疾人就业扶持基地,带动全区20 多户残疾人就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兔肉 成活率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