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肉羊规模养殖助怀仁农民走上转型致富路


  清扫干净的街道,高高悬挂的灯笼,购买年货的市民……行走在怀仁县的大街小巷,随处感受到的是浓厚的新年气息。来到亲和乡南小寨村,记者看到一排排标准化养殖圈舍,整洁卫生,一群群经过绿色无公害科学饲养的羔羊,健康生长。个体户郭文才正在将加工好的羊肉装车,谈到节前市场,老郭满脸笑容:"春节前需求量很大,我每天都要加工200只肉羊,经县畜牧局检疫合格后,卖到内蒙古、大同等地,2011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在怀仁县,像老郭这样靠规模养羊富起来的农民数不胜数。记者从县畜牧局了解到,全县农民年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2600元,其中肉羊业纯收入突破2000元,肉羊育肥重点村南小寨,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

  谈到家庭小规模养羊存在的问题,从事多年畜牧工作的县畜牧局副局长杨兴告诉记者,家庭小规模饲养数量比较少,缺乏现代科学养殖技术,疾病的防治、防疫不利于推广应用。由于没有科学饲料组成和来源,大都停留在靠天养出状态,很难让肉羊走出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怪圈。

  作为拥有秸秆、玉米等丰富饲料的典型北方农区,怀仁县拥有30万亩的玉米种植面积,年可收获玉米秸秆1.5亿公斤,有15万亩可利用天然草地,具有发展食草动物得天独厚的条件。怀仁县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农民素有养殖习惯,尤其是亲和乡的南小寨村是全国驰名的"羊肉村"。借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东风,怀仁县通过龙头企业和养殖园区带动更多农村家庭发展规模养羊,累计整合全县草食畜牧业资金3.16亿元,对全县建设的60个肉羊养殖小区、 189家养殖专业合作社、620户肉羊养殖大户进行重点扶持。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规模养殖园区已实现统一进料,统一防疫,统一清理圈舍,统一销售,村民只需集中精力把羊喂好就可以。羊产品就地加工、包装后外运,增加了羊肉附加值,提高当地农民收入,省去了养殖户销售环节的顾虑。截至2010年12月底,全县羊年出栏达到120万只。肉羊产业作为怀仁县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实践,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怀仁县在政府财政、建设用地、信贷融资等方面给予肉羊规模养殖诸多支持,以"政府搭台,企业带动,合作社护航,农民唱主角"模式推动肉羊养殖发展。县政府还把防疫缴费列入财政预算,为10个乡镇162个村配备村级防疫员142名,拨专款建设了全县肉羊技术培训中心和南小寨动物检疫站,定期培训疾病防控。怀仁县依托大型企业的养殖技术优势,提高养殖户专业技术水平,发展养殖环节,重点扶植羊肉加工企业,打造有影响力的羊肉品牌,同时协调各金融信贷部门设立养羊贷款专项支持资金,对规模养殖园区和加工企业给予重点倾斜,对于启动资金不足的养殖户,县里可帮助申请小额贷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羊肉 玉米 饲料 畜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