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奉贤:专业合作社为林农搭起致富桥


  中国绿色时报1月11日报道 6月的奉贤已经到了油桃收获的季节,在一片挂满果的油桃基地里,果农张建忠捧着刚刚摘下树的油桃迎接我们,那只只闪着金色、个大果圆的油桃,看上去特别惹人喜欢。
张建忠是上海双张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双张合作社注册的“田甜”牌系列果品名气不小,每天要出货上百箱。更为幸运的是,“田甜”牌果品还被列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特供水果。
像双张合作社这样的林果专业合作社在奉贤区有22家,社员5200余户,入社农户占当地果农的60%。近几年,上海市奉贤区把推进林果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为培育产业优势、提升林果产业的重要抓手,经济林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成为上海重要的水果基地和休闲林业、精品林业观光基地。
果农入社形成规模效应
奉贤区林地面积不到9万亩,仅经济果林就有4.7万亩。过去,由于果农分散生产,分散经营,奉贤林果业的效益并不明显。
如何让林果业增效、果农增收成为当地政府考虑的头等大事。“把发展产业化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通过专业合作社建设培育产业优势,这是首要的选择。”奉贤区农委主任吴四军说。
奉贤区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诞生于2004年春天,合作社“分散生产,集中经营”的办社理念迅速收到了经济效益,并起到了以点带面、引领示范和迅速推广的效应。如今,奉贤区有各类农民合作社250多家,生产经营涉及粮食、蔬菜、瓜果、花卉、畜牧、禽蛋、水产、蜂业等领域。
奉贤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重视标准化生产,推进品牌化建设,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优势的品牌特色产品。全区通过合作社已完成无公害产地认证、绿色食品认证的果树面积超过6000亩,注册的果品品牌有13个,上海市著名商标2个。张建忠的“沪油18”油桃以个大、皮薄、汁多、肉脆、核小不仅被评为全国金奖,还被列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供果品,订货量上万吨。
果品办节盘活农村资源
在奉贤采访期间,“油桃节”、“樱桃节”等节日的标语引起了记者的好奇。“马陆葡萄节、吕巷蟠桃节、青村黄桃节、仓桥水晶梨文化节等等,我们这儿的特色农产品都有自己的节日。”同行的奉贤区林业局的同志介绍。
果品办节,到底图什么?吴四军表示,这些节并不是图表面热闹,而是要通过盘活农村地区的各种闲置要素,引导城乡资源对流活动,吸引市民游客到奉贤来游玩、休憩、购物,从而培育拓展出一个城乡互动的繁荣的农村消费市场。
近几年,奉贤区大力改造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在农村营建出众多的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亮点,恢复出了一派农村原有的田园风光。在乡村旅游方面,农民、合作社、企业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也较高,到目前为止全区已建成56个农业旅游景点,形成10多条景点线路,拥有4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层次和规模在市郊位居前列。
如何吸引市民前来?他们想出了“办节”的点子,以节庆制造亮点吸引人气。庄行镇历来有种植油菜的传统,于是他们策划出了菜花节,从乡土风景、乡间民俗、乡村休闲3个层面立体呈现“菜花魅力”,虽然市民欣赏菜花并不能带来效益,但许多间接效应却体现出来:2009年的第二届菜花节,游客达36万人次,农民销售收入360万元。2010年的第三届菜花节收入超过400万元,带动其他景点收入3000多万元。
借着各种果品的节日,奉贤人精明地将休闲业作为发展现代林业的重要突破口,打造出奉贤独有的具有观光、旅游、休闲、科普功能的生态景观林业。
“田头超市”打造产地市场
果品有了“自己的节日”,其实是将特色果品与农业旅游结合起来,营造了一个“产地市场”。休闲林业对林果品销售的带动作用,在奉贤正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
但是,产地市场并不仅仅表现为“农产品节日”,它的繁荣、发展也并不仅仅只靠农业旅游的推动,它还需要农业标准化、品牌化等体系建设以及电子商务等配套支撑的跟进。
为此,奉贤又推出“田头超市”打造产地市场。“高速公路网的发达、现代物流业的兴起、郊区休闲游的提速,为奉贤探索发展农产品产地市场创造了条件,通过缩短田头到餐桌的距离,减少流通环节的成本,实现农民‘卖中增收’,市民降低消费成本。”吴四军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休闲 油桃 林业 菜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